昨天,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的新市镇建设水平,推动有条件的新市镇加快实现由“镇”到“城”的跨越,近日我市下发《关于开展嘉兴市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实施意见》,启动为期3年的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
从1996年启动撤乡并镇,到新市镇建设大规模提速,再到如今的小城市培育,这是嘉兴在多年推进新市镇建设基础上,推进城镇化的又一次前行和探索。
此前,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首次将“城镇化”单独列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凸显出这一战略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城镇化推进方面已经先行一步的嘉兴,将如何破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从今天起本报将围绕城镇化,大城还是小镇;城镇化,快速还是慢行;城镇化,农民还是市民;城镇化,产业化还是生态化;城镇化,内需还是外引等一系列主题,进行独家调查,以期能为探索中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贡献出“嘉兴模式”。
城镇化实践的“前世今生”
走进秀洲区王江泾镇,随处可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宽阔整洁的马路、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王江泾越来越像城市了!”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客,无不发出这样的感叹。
王江泾镇的精彩蝶变只是嘉兴做强新市镇的一个片段。然而仅仅是在十多年前,嘉兴还是一副“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情景。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从减少乡镇数量做优城乡空间布局,到强镇扩权改变“小马拉大车”的权利配置,再到体制创新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嘉兴城镇化走过了一条统筹推进的特色之路。
市发改委城乡体改处处长卜全福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市乡镇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像海盐的所有乡镇平均下来人口不到1000人,大量公共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行政区划分割造成的‘玻璃墙’也阻碍了资源的集聚。”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着手对部分城镇规模小、基础条件差、辐射带动能力弱的乡镇进行撤扩并,到2007年我市乡镇从147个缩减到53个,后来进一步减少到44个。
乡镇数量减少了,规模变大了,这时一个新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发达乡镇“小马拉大车”,权利与责任不匹配的问题。于是,一场以“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为原则的强镇扩权改革在2007年底全面拉开帷幕。财政分成、规费减免、资金扶持、社会管理……新市镇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财权和事权。
推进城镇化,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制度层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沿着这一思路,在多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2008年嘉兴启动了“两分两换”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十改联动”,从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等多个方面探索体制突破之路,推进“城乡二元”真正转向“城乡一体”。
“小城市”试出大能量
经过一系列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我市新市镇实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2012年,44个新市镇的主要经济指标——财政总收入、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均持续增长,总量分别达到了140.7亿元、3482.1亿元和757.2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9.8%、58%和46.1%,经济规模已占全市的“半壁江山”。
而在44个新市镇中,被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计划的王江泾、崇福、姚庄三个镇的表现最为抢眼。2012年,三镇共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01亿元,增长22.03%,高于全市面上水平11.63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19.03亿元,增长11.25亿元。三镇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市面上水平,甚至超过不少一二线城市。
小城市试出大能量。在此基础上,我市决定从今年起在更大范围内启动为期3年的小城市培育计划。培育对象从区位条件合适、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镇或近三年获得过全市新市镇综合考评“十强”的新市镇中选择。
培育“小城市”,我市将从钱、地、权三大制约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着手,进行扶持。三年试点期内,试点镇每年将获得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在保持镇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委托、交办、延伸机构等方式和途径,试点镇可以逐步获得与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此外,试点镇在用地保障方面也将得到优待。财政分成问题上,以2012年镇级财政收入为基数,县(市、区)超基数留用部分全额返还试点镇,同时土地出让净收益县(市、区)留成部分和在试点镇征收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也都会全额返还。
当城镇化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之时,我市的小城市培育也被寄予厚望。根据计划,经过3年培育,试点镇的建成区面积将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年财政总收入8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万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以上,同时建立起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行政管理机制。
城镇化,还需多方破题
在小城市培育过程中,产业集聚、商贸发达,更多农民就地城市化,带来的正是我市经济发展内需动力不断增强。不过,随着城镇化发展蹚入“深水区”,一个个绕不开、躲不脱的难题横亘路上,也考量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
没有产业的城市是没有实力的城市,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在我市推进新市镇建设的过程中,不乏通过打造特色产业而远近闻名的实例,如许村家纺、崇福皮草、乌镇旅游等,然而从整体上看,大多数新市镇个性还不明显,新市镇之间产业趋同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行业竞争力。如何精准定位、做好工业强镇这篇文章是每个新市镇必须要好好谋划的内容。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随着新市镇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市民化的任务变得十分繁重。所以下一步更要深入研究新市镇发展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保障和路径问题。”嘉兴学院长三角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商学院院长钱方明教授表示,与此同时,如何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以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钱从哪里来,也是摆在我市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县、镇级财政收入有限且缺乏大的投融资平台,导致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与重大工程项目进展缓慢,影响了新市镇的发展。根据初步测算,在我市的“两分两换”、“两新”工程建设中,每改造集聚1户农户,新市镇公司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在35万元左右。而我市的城镇化建设,目前的信贷需求在500亿元左右。无论是引导新市镇以银团贷款、联合贷款、集合债券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还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