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嘉兴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纪事 愿民间参与伴随清污治水一路前行

2013年8月16日 08:25 [ ] [打印]

  近日,嘉兴首本记录公众参与环保过程的《为母疗伤——嘉兴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纪事》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作者万加华为一名普通的民间环保志愿者,书中记录了他近3年来参与环境保护、治水的各种活动,抒发了其对水环境被污染的切肤之痛、对环境治理的热切之心、对美丽嘉兴的真诚期盼。值此全市治水攻坚战打响一周年到来之际,翻阅此书,别有一番感触在心头。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本书命名“为母疗伤”大抵也取义于此,从中足见一位市民对于家乡环境的赤诚之心。其实,如今关心嘉兴环保事业、水环境治理的市民,又何止万加华一人?

  近年来,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市环境公共治理模式的创新、“一会三团一中心”(环保联合会、市民检查团、专家服务团、绿色宣讲团和环境权益维护中心)的相继建立,普通市民也开始参与到环境保护、水环境治理中来。他们中,有像许兆祥和姜永勤这样的“环保夫妇”,还有环境学副教授翟志才等“专业人士”,如今,更有越来越多80后、90后的身影出现在各种环保场合。应该说,民间环保力量已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治水动力。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碧水蓝天、美丽嘉兴梦想的实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要的是,民众的参与意识正在觉醒、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也与日俱增。曾几何时,记者听到不少抱怨:环境保护总是舆论关心的人多,实际参与行动的人少。但万加华们的出现无疑表明,那种“动口不动手”的“嘴上环保时代”正在成为明日黄花。

  其实,谁都不是天生的“环保专家”,就连万加华也曾有过“对于环境污染只是偶尔发些牢骚,想当然地认为那是环保局的事”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迈出从“动口”到“动手”的第一步。事实上,民间的环保联合会之所以能有如今的成绩,不仅参与项目的审批及对企业的检查,还参与对违法企业的处罚评审,甚至参与到对市环保局县处级领导的考评,进而发展成公众参与环保的“嘉兴模式”,莫不是一个个普通市民参与并努力的结果。

  “为母疗伤”,赤子情怀。我们相信,《为母疗伤》的出版将能够感染更多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而像万加华这样的普通市民不正是推动环保事业前行的最可靠力量吗?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本报评论记者 王垚烽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田园风光美 白鹭舞翩跹 秀洲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秀洲建立动态数据库 及时了解生态环境
·铁腕治污 铁面执法 铁心减排 我市启动“清水”系列环保专项行动
·王店镇人大关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