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自“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下定动真、碰硬、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并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养殖户转产转业,上下齐心合力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昨天记者从秀洲区有关部门获悉,截至7月19日,全区拆除违法建筑43.04万平方米,其中拆除违建畜禽养殖棚舍16.43万平方米,均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啃下“硬骨头”
随着拆违工作的深入,碰到的困难也更大。秀洲区坚持公平公正阳光操作,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始终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一个政策贯彻到底”,通过做细做深群众工作,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了解政策、接受政策,主动拆违。
新塍镇南社区孙家浜河道有一个船上猪棚,养殖户姓胡,今年70岁,是该镇洛兴村人,他在5条水泥船上养生猪,生活污水和猪粪之类的污染物都直接倒在河里,令周围居民苦不堪言。
前几年,新塍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已多次劝说其到岸上居住,并放弃船上养猪,但考虑到老人年纪已大,且是孤寡老人,便没有采取强制取缔措施。
今年“三改一拆”行动以来,在镇政府的牵头下,新塍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不下10次找老人做思想工作,并为其在镇区内寻找到一处合适的住所。此外,镇里出资收购他的5艘水泥船,再加上适当的补助,老人终于同意搬迁。
今年7月初,老人将最后存栏的25头生猪卖掉后,该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专门组织起队员帮他清理船上物品。经过队员连续三四天的工作,这个特殊的违法猪棚被拆除了。目前,5条水泥船也已被拖走处理了。新塍镇为老人申请了廉租房,在房子水电施工阶段,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还出资请老人暂住旅馆,解决了老人的住宿问题。
打好“转产牌”
油车港镇钱家桥村的张雪良不养猪后,改到邻近的农贸市场卖肉;新塍镇富园村养猪户范阿祥拆除400平方米猪舍后,用流转的48亩土地从事水产养殖;王店镇假山村生猪养殖大户改为向蜗牛养殖大户发展……
在加快养殖户转产转业工作中,针对部分养猪户未接触过其他种养业、不懂技术的问题,区、镇农业部门牵头整合科技和社会资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进村培训、田园培训、订单培训等,积极做好养殖户转产转业的指导工作,帮助养殖户尽快熟悉新产业模式,掌握一门技术,迅速转产转业。
秀洲区在“三改一拆”工作中,将“一拆”与提质紧密结合,通过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畜牧业减量提质转型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扶持养殖户转产转业,提高畜禽养殖的发展质量。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各类培训推介会8次,参与人数1180多人次,并推出十大类的涉农项目,邀请专家进行了项目推介、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