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远程康复训练系统构造、了解目前国际流行的康复模式、交流秀洲区开展远程康复训练的情况……日前,区、镇(街道)残联和区计卫局相关负责人、康复指导医生、社区康复医生、远程康复服务对象等齐聚秀洲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康复训练现场培训与交流。培训完毕后,各镇、街道社区康复机构和各镇、街道残联分别介绍了各自日常工作中的康复经验及开展康复服务的有关事项。
根据康复意愿和可行性,区残联于去年5月在全区挑选了4名患者,免费试用远程智慧康复系统。今年“助残日”期间,又有7名患者得到了免费试用远程智慧康复系统的机会,这11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效果。据悉,全区首批共有25名患者可免费试用远程康复服务,剩余的14名服务对象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收到这份康复“礼物”。
新城街道居民尤老师是远程智慧康复系统的受益人之一,他5年前因脑中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由于住院期间学会的康复动作不多,平时和康复医生接触的机会也有限,尤老师虽然坚持训练了4年多,但康复成效并不明显。
去年5月,区残联和街道残联工作人员为尤老师送去远程智慧康复系统,并教会他使用方法。尤老师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严格按照康复医生出具的康复“处方”训练一次,每次完成4个康复训练项目,跟随电脑屏幕上的康复医生一招一式地学习各种康复动作,并及时上传数据供康复医生参考指导。短短几个月后,原先几乎不能活动的右手能左右移动,手指也能自主伸展和弯曲了。“患者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康复训练,还要多和医生沟通,及时调整康复‘处方’。”尤老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康复经验。
据区残联康复部主任徐珍介绍,利用远程智慧康复系统,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与康复医生零距离的专业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专业评估,坚持康复训练的患者普遍肌张力有所降低,肌力有所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加大,力度增强。这套远程智慧康复系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