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市区生态绿道确定重点 提升品位 6条生态绿道力争“一道一品”

2013年6月28日 08:27 [ ] [打印]

  本报讯今年是市区绿道建设的第三年,也是三年建设计划的收官之年。昨天,记者从半年度生态绿道建设座谈交流会上获悉,今年,市区绿道建设将按照“路通、灯亮、景美、设施全、标志清、管护好”的总体要求,重点提升6条特色绿道;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研究,突出低影响开发理念,全面实现绿道节点贯通、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目前,6条特色绿道中,有4条绿道已进场施工,2条处于准备阶段。新建绿道已完成9公里。

  提升一批特色绿道

  经过2年多的建设,市区绿道的可达性和连通性进一步提升,网络框架基本形成。针对已贯通的生态绿道,将通过沿线环境整治,增添驿站等硬件配套设施,提升绿道景观质量。具体而言,就是完善照明、坐椅、果壳箱、驿站、公共厕所、健身设施、标志、雕塑等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精细化要求,提升绿道的景观质量和文化品位。

  根据“提升一批、推进一批和享用一批”的工作思路,今年,市区将重点打造南湖—西南湖健身绿道、凌公塘—梅花洲旅游绿道、杭州塘运河文化绿道、新塍塘古镇特色绿道、湘家荡景区度假绿道、海盐塘科普绿道等6条精品特色绿道,基本形成“一道一品”的特色。目前,南湖—西南湖、新塍塘、凌公塘—梅花洲、湘家荡4条绿道已进场施工。

  比如,凌公塘—梅花洲旅游绿道的提升做法是,加强凌公塘两岸桥下空间亮化,融入文化元素,添加健身器材,提升绿化景观等,整治利用由拳路桥和新07省道桥下空间,沿线配置两座厕所,一些桥梁两端增加安全护栏,而凤桥段绿道要实现雨水末端生态化处理。现在,绿道上的公共自行车、健身设施等已安装到位,绿道沿线特别是桥下空间的亮化,已进场施工,总体提升工作计划11月底完工。

  海盐塘科普生态绿道沿线将增加气象科普知识、空气监测原理、河道水闸管理等科普知识牌及植物铭牌;充分利用青龙大桥、由拳路、长水路桥下空间,设置休憩设施;实施气象公园与体育公园、体育公园与中环南路南侧的桥梁建设;做好沿海盐塘30米绿化带绿化景观提升工作。目前,海盐塘东侧30米绿化带及绿道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已完成。

  此外,今年,市区新建绿道总任务是57公里,已完成9公里,正式实施37公里。

  低影响开发,强化绿水共进

  “和其他城市的绿道相比,嘉兴的生态绿道因水而生、水绿相融,充分结合地形地貌特征。”据市建委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生态绿道通过对绿道沿线人文、地形、水网等自然资源的调查和利用,将绿道建设和水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融入LID低影响开发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地形、天然植被、河道驳岸等。

  走在蒋水港绿道上,记者看到两侧设置了植草浅沟、雨水花园、生态浮岛等。据了解,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有景观要求的池塘等闭锁性水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对于新塍塘绿道(观音桥—红眼睛桥),目前,秀洲区已委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进行水专项设计;开发区在长纤塘北侧绿道建设中,大量运用植草浅沟及雨水花园,低影响开发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孙 晓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新塍生态农场蓝莓喜获丰收 市民采摘尝鲜
·秀洲"猪司令"的创意经 让养猪事业更加科学
·秀洲“猪司令”的创意经 不断思考让养猪事业更加科学
·鲁俊强调:打好攻坚战 建设生态市努力改善环境提升品位造福百姓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