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残疾患者、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重点青少年群体等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秀洲区把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创新和探索特殊人群的管理模式和平台,强化帮扶,切实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让特殊人群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受益者。
创新载体
给特殊人群以特殊的爱
精神残疾患者、吸毒人员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偏差,致使其无法正常劳动生存或融入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秀洲区积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给特殊人群以特殊的爱。
今年7周岁的小城(化名)是新塍镇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他每天与小伙伴们一起上学、放学,他父亲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欣慰。
小城是一名脑瘫儿童,腿部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差。眼看着同龄的小伙伴们都上幼儿园了,他只能待在家里。他父亲每次看到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心里都难过不已。2011年5月,嘉兴市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基地在秀洲区成立,这也是全市唯一一处为脑瘫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和教学的场所。得知这一消息后,小城的父亲便将其送进了该基地进行康复治疗,经过基地一年的训练,小城已于去年康复出院并随班就读。该基地成立两年以来,包括小城在内,已有2名儿童康复出院并随班就读。
在秀洲区,像市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基地这样的创新载体还有很多。前天迎来竣工验收的秀洲区精神卫生康疗中心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投用后,将对以肇事、肇祸为主的精神残疾患者进行集中康复治疗,减少其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切实维护居民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
成立于2011年6月26日的秀洲区珍爱社会工作服务社是全省首家民办禁毒社工服务机构。两年来,该服务社通过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社会化帮教,进行行为矫治和对吸毒人员开展管理、教育、感化、疏导和服务,促使吸毒人员思想逐渐趋于稳定,吸毒人员的家属也由原来的放弃态度到看到了希望。截至目前,该服务社已完成社区戒毒期满9人,社区康复期满6人。
强化帮扶
让“特殊人”变成“正常人”
特殊人群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一直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难点所在。针对社区矫正、刑释解教、重点青少年群体等人群,秀洲区通过法制教育、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全方位服务,实现了由防控为主向“服务教育、规范管理”并重转变,注重心灵“矫正”和“医治”,多渠道解开他们的心结,更好地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各类犯罪。
不良行为青少年是指在公安机关留有不良记录、尚未构成犯罪的青少年。自2012年11月秀洲区开展全省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共青团主导、社会化运行和项目化推进相结合,先后实施“快乐大篷车”行动、“正向起跑线”行动、“心灵阳光坊”行动、“爱心成长营”行动。该区组织人员累计开展上门走访120余次,心理辅导40余次,为他们提供了32个见习岗位,目前,被帮教的数十名对象思想情绪稳定,未发生违法犯罪现象。
针对矫正对象,秀洲区采取一对一面试、谈心和帮教的方式,增强其遵纪守法意识,帮助其重新做人,融入社会。油车港镇某女性矫正对象陆某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发生摩擦,当地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夜访,以老娘舅的身份调解家庭矛盾,最后夫妻双方言归于好;王江泾镇依托镇就业保障服务中心等,为生活困难或有就业需要的社区矫正人员举办就业技能培训。
一个个创新载体,一件件贴心服务……这是秀洲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特殊群体的积极探索,也是构建和谐秀洲的温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