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挂职已成为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挂职干部“一心挂两头”的现象也使挂职成效大打折扣。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提升挂职实效,今年4月,市委组织部开始市县联动,尝试干部“净身出户”挂职,而嘉善县成为首个县级试点。
经过前期排摸、酝酿、审核,嘉兴和嘉善两级首批共确定了11名互派任职干部,其中市级机关共选派6名干部到嘉善县服务业发展局、环保局、住建局、水利局、经信局、姚庄镇等6家单位任职,嘉善县选派5名干部到市发改委、经信委、旅游局、环保局、科技局等5家单位任职。所有互派任职人员已于4月中旬到位。
据了解,早在2007年,我市就开始积极搭建平台、拓展路径,为广大干部提供实践锻炼、提升能力素质的机会,并初步探索形成了“四位一体、八个一批”的挂职锻炼模式和路径。而“四位一体”就是指挂职的四种方式,即上挂、下挂、互挂、外挂。这种多形式、多渠道的挂职锻炼模式和路径,丰富了干部培养锻炼的形式,提升了干部的综合能力,同时加强了机关纵横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交流,也打通了干部部门所有的瓶颈,拓宽了用人视野。
此次挂职和以前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挂职干部将脱离原工作岗位、工资关系,“净身出户”。职务上,原来在市级机关是副科职级的,安排到嘉善县级部门或镇(街道)任副职领导职务;原来是股级的,安排到县级部门任局长助理职务。嘉善到嘉兴挂职的干部,原来是副科职级的,安排担任市级机关部门处室副职;原来是股级的,安排担任市级机关部门处室长助理。这也意味着挂职干部挂职期间,工作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关系都将全部转入挂职单位。
一次深水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将面临干部利益重组的挑战。在当前机关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状下,挂职干部能否顺利回到原单位、原岗位?跨区域的干部交流,带来的生活不便干部是否适应?在两级财政体制下,干部的工资发生变化,干部是否会抱怨?这些问题,都是决策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嘉善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吴烨表示,此次挂职更接近于我们常见的工作调动,但和调动最大的不同,就是挂职有一至两年的期限。因为改革力度大,在全县干部中的反响也很大,挂职干部的顾虑也难免会多一些。但从改革层面来看,所获得的红利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介绍,原来挂职干部因为没有脱离工作关系,到挂职单位也不一定有明确的分工,挂职期间难免会出现“一心二用”的现象。此外,原来挂职期满,挂职干部仍然能够回到原单位、原岗位,甚至能得到提拔重用,干部压力不大。而此次干部“净身出户”去挂职,没有了安稳的退路。挂职期间,市、县组织部门都将对互派任职干部进行跟踪了解,随时掌握任职干部工作情况和日常表现。挂职期满,两级组织部门还将根据他们的表现以及挂职干部和挂职单位的意向,决定他们的去留、升迁。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只有干得好,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在挂职过程中有更好的结局。
根据此次市县两级互派任职干部情况看,挂职干部全部被安排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部门、重要岗位,而首批“净身出户”挂职干部也都是组织部门选拔的优秀干部。嘉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暄表示,挂职中突出干部的优秀性和岗位的重要性,就是为进一步加深市县之间工作的了解和协作,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加快干部培养锻炼步伐。而从目前跟踪考察的结果来看,这些干部表现都很优秀。如果挂职期满他们业绩突出,示范效应好,对打通市县之间优秀干部的流动渠道,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