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2006年的时候,每逢台风天气、梅雨季节,我们家是镇村领导重点关照的对象,他们就是怕那间平房经不起太多的风雨。”提及当年的贫困日子,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接受就业援助的沈杰,在他内心深处有着一个远大的梦想:能否将曾经接受过这项救助的学子聚合在一起,通过大家的力量,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沈杰的老家在南湖区新丰镇,一直渴望改变家庭贫困现状的他最终如愿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2006年,大学即将毕业的沈杰开始在茫茫职海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对美好的未来,整个家庭充满着期待。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给沈杰泼了一盆冷水。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工资过低,要么离家太远。更为要命的是,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薪酬普遍在1500元上下,靠这份收入改变现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就业,无疑会成为家中新的负担。立即就业,父母含辛茹苦、牙缝里省钱培养的大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回报父母半辈子的辛酸付出?正当沈杰陷入求职的纠结与挣扎中时,他迎来了新的希望。2006年,嘉兴市出台针对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的政策。对象为,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持有效期内《最低生活保障证》和《低收入家庭援助证》的困难家庭子女;经总工会认定的持有效期内《特困职工优惠证》的困难家庭子女;经残联认定的持有效期内《特困残疾人优惠证》的困难家庭子女。
沈杰的条件恰好符合政策要求,他最终按照要求提出了申请,并获得批准。“当时并没有抱太多希望。但事实证明,政府考虑得很周到。”沈杰回忆,在确定岗位之前,人事部门根据他的情况,为他推荐了欣欣饲料公司这家新丰镇最大的企业,“一听说是这家企业,心情很激动,因为企业就在新丰镇,离家很近。而且这家企业有名气有规模。更想不到的是,企业还为我们提供了安家费和免费宿舍。”刚进企业每月工资1500元,一个月后即转正,收入接近3000元。这一切似乎都是沈杰在苦苦寻找的理想职业。
对于一个刚入社会的青年来说,求职的坎坷,以及各种社会现状,也让沈杰曾萌发过对社会的抱怨。然而,就在进厂的那一刻,一切抱怨似乎瞬间消弭于无形。“因为我感受到了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和力量。这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为我提供了一个舞台,也给了我无限希望。”沈杰说,一份合适的工作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而且真正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2008年,家里的老房子换成了两层小楼,之后又娶妻生子,双方都有着较高的收入,“这一切都来自一项务实的政策,它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回报社会。”
其实,有着同样想法的并非沈杰一人。一项政策也将当年那20多名同样接受救助的学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他们常常相聚,抒发着对政策的感激。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开始尽自己的力量,通过公益、慈善等不同的途径,做着回报社会的事。几年来,随着职务的升迁,沈杰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推动企业的公益事业,目前欣欣饲料成立了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关注百姓的需求,梳理出企业的贫困对象,让那些陷入贫困的职工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默默做着公益的同时,在沈杰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能否将那些接受过救助的人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凝聚一股向上的力量。因为,我相信他们的心中也存在着同样的感恩之心。”
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2006年以来,我市每年针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实施就业援助,援助范围由原先的市本级扩大到各县(市、区),受益寒门学子已经达到378人。沈杰的梦想能否实现,我们期待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