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秀洲:种养结合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3年3月5日 08:58 [ ] [打印]

   全区种养结合面积4250亩,亩均净利润3941元,是单纯种植水生蔬菜的3倍

   在王江泾镇北部湿地民主示范园内,秀洲区忠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藕田里捕捞彩鲤、鲫鱼、黄颡鱼等淡水鱼。“这几天正是莲藕基地淡水鱼的捕捞季,采收完莲藕之后,就轮到捕鱼了。”该合作社负责人姚忠保说,“我们这地势低,以前种水稻年年被水淹,但却适合莲藕等水生蔬菜生长,后来镇村的干部建议,把种藕和养鱼结合起来,效益就比只种莲藕高很多了。”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农户采纳了“藕鳖”、“藕泥鳅”、“藕黑鱼”等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加入到种养结合的生产队伍中。

  秀洲区北部地区地势低洼,发展种养结合的湿地农业是将“水害”变“水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按照高效、生态、循环的理念,秀洲区形成了六大经济、生态双赢的种养新模式。目前,全区种养结合面积4250亩,其中藕鱼面积3145亩、菱鱼面积950亩、稻鱼面积155亩。去年实现种养总量5393.44吨,总产值达4487.92万元,平均每亩净利润达到3941元,是单纯种植水生蔬菜的3倍,真正实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田”的种养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也出现在秀洲区东兴生态农场,这里走出了一条奶牛养殖与大田种植农牧结合的发展路子。目前,该农场共有存栏奶牛280头、农作物种植基地2400多亩,建有沼气池260立方米、干粪堆积发酵场240平方米,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设施齐全,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100%。

  “奶牛排泄物经过固液分离、沉淀处理后,液体作为农田肥料直接还田,干粪经过堆放、发酵后成为很好的有机肥。”该农场负责人顾东兴说,“一年下来,大约有5000吨有机肥可用于大田农作物的种植需要。”除了饲养奶牛,该农场还利用农场承包的土地和周边农户的承包田,引进优质超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在种植方式上实行轮作,推广“春玉米,秋玉米,雪菜”、“大小麦,晚稻,黑麦草”等高效轮作种植模式。

  此外,农场每年从农户大田回收的玉米、黄豆、青大豆等秸秆达4500多吨,秸秆经揉丝、氨化、包膜等处理,作为奶牛青贮饲料。在避免秸秆焚烧污染的同时,农户每亩农田可增加1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一头成年奶牛一年需要5到6亩鲜玉米秸秆作为青贮饲料,还需要2亩的人工草地制作甘草,现在农场2400多亩种植基地基本能满足奶牛对饲料的需要了。”顾东兴说。据了解,该农场全年生产鲜牛奶约1860吨,牛奶产值600多万元,每头奶牛的净利润达9500元,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水稻、大小麦、马铃薯、玉米、雪菜、牧草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年产值达560万元。

  “像该农场推行的奶牛养殖、粪便还田、农作物种植、秸秆回收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具有广泛的借鉴性,可在全国生态自然条件相类似的地区进行推广。”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种养结合是一种按照循环模式进行生产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多级、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可以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的,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品、农业废弃物对农产品安全和环境的影响,是现代农业逐步从‘温饱型’走上‘现代型’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实习生 丁珩 通讯员 黄健儿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小区里最美的“女明星” 记保洁员朱秀明
·第二批重点排污企业 安装刷卡排污系统
·“百日侦防”大会战坚持破案和追赃并进
·秀洲新居民专场招聘会 共推出3562个岗位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