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向路见不平一声吼的90后致敬 警方表示:定把另两名行凶者捉拿归案

2013年2月3日 08:28 [ ] [打印]

   一名17岁的高中生路见不平一声吼,结果被三名男子暴打,一起被打的还有男孩的父母,一家三口不同程度受伤(详见南湖晚报2月1日8版)。

   报道刊出以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网、中国新闻网、钱江晚报、扬子晚报、郑州晚报等媒体的官方微博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得到全国网友的声援。网友对高中生一家人的行为大加赞扬,纷纷表示要向高中生的英勇行为致敬,并善意地提醒要注意保护自己。与此同时,众网友纷纷指责打人者,呼吁警方尽快将另外两名行凶者绳之以法。

   路见不平就要一声吼

   “那三名打人的男子太嚣张了,只因一名17岁的高中生说了一句话就动粗,警方应该尽快将其他两名在逃嫌疑人抓获。”孙女士说,她是一边看报纸,一边拿起电话打过来的。

   孙女士说,她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觉得这名17岁的高中生很勇敢。这名高中生看到三名男子对一名女子拳打脚踢的时候,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斥责了对方,不料招致对方的一顿毒打。当三名男子行凶后准备逃跑时,这名高中生又将其中一名男子抓住,直到警方赶到。

   孙女士对这名高中生大加赞扬的同时表示,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能及时报警。她还呼吁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能有更多像这名高中生一样的人站出来。

   南湖晚报的报道随后被当地的一些论坛转载,网友纷纷跟帖,痛斥行凶者的无理,更多的是对这名17岁高中生的赞扬。

   “见义勇为,伸张正义,赞一个”

   网友“aloof”表示,支持你儿子的行为,能教出这样的男子汉,你们夫妻是称职的父母。

   网名“11路”的网友说,有这么血性的三口之家!为你们自豪,将打人者绳之以法!

   昨天晚上,记者再次联系到当事人胡先生,他在电话中表示,得知一名行凶男子已经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这让他感到一些安慰。

   胡先生说,事情发生之后,他从来没有责怪过孩子多嘴,并且对他的做法表示了肯定,正因为此,他才将这件事情发到网上。看到网友们的回帖,他们一家人感到很温暖。胡先生说,前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他还鼓励孩子,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能选择沉默,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

   据胡先生介绍,他已经一个月没有上班了,头部还不时地疼痛。由于孩子要上晚自习,因此,这段时间都是委托朋友接送的。

   南湖警方看望“正能量孩子”

   昨天晚上,记者联系到南湖区公安分局的有关负责人。据了解,当时,新兴派出所的民警在当事人报警后5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并及时控制了一名行凶者。这名负责人表示,目前,除了那名已经被批捕的行凶者,另外两名行凶者的信息已经明确,但由于事发后他们已经逃离现场,民警正对他们进行追捕。“我们保证,对这两名行凶者一定会捉拿归案!”

   另外,对于17岁高中生的正义行为,这名负责人也表态:“我们一定会惩恶扬善!”据介绍,南湖区见义勇为领导小组讨论后认为,这名高中生的行为确实传递了一种正能量,但是否属于见义勇为还在讨论中。因此,南湖区公安分局今天上午将前往这名高中生家中,送上鲜花与慰问金,这也是对他所传递的一种正能量的鼓励。

   对于17岁高中生路见不平一声吼而引来一家三口被暴打,昨晚,有关负责人呼吁:“这样的社会正能量要弘扬,但在宣传见义勇为的同时,我们希望大家见义‘智’为,比如在这起事件中,这一家三口可以先拨打‘110’,或者与行凶者先进行一番周旋,不要展开正面冲突,等待公安部门的处理等。这样,行凶者能得到应有的惩罚,自己也避免受到伤害。”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晚报记者 赵旭升 钱姬霞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歹徒抢包 箱包厂经理路见不平开车狂追
·路见不平“一声吼” 今日光荣来受奖
·别让见义勇为成为稀缺品质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