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 中国中东部地区13日继续陷入严重雾霾之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各地纷纷采取应对措施。
13日,大雾锁京城,这已是连续3天空气质量六级污染。上午9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极值500,属于六级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10时35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13日白天北京平原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霾的厚度可达1到3公里,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这意味着京城上空厚厚的覆盖着充满污浊甚至是危险的空气。
吉林省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显示,截至13日16时,该市全部监测站点PM2.5监测数据全部超标。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十个监测站数据显示,16时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为408,地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净月潭监测站属于五级重度污染,其余9处监测站为六级严重污染。
13日早晨,湖南省气象台拉响当地今年首个大雾红色预警,全省88县市出现雾气,包括省会长沙在内的45县市大雾弥漫,局部地区的能见度甚至仅有十几米。大雾天气造成京港澳、沪昆等多条高速的交通受到影响。
重度污染天气下,北京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通过网络、微博、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提醒信息,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出行和户外停留时间,建议中小学减少户外运动。13日,北京首次在部分污染严重区域启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中最高级别的“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有关部门和区县已分别采取应对措施,主要包括监督相关排污单位减少污染排放、减少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规模、增加清扫保洁作业、重点排污单位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预报AQI指数达到500的地区,党政机关将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北京市教委要求北京市部分区县学校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
天津市交管部门介绍,针对大雾天气,他们已经制定了一套紧急预案,随时监测道路状况,通过微博、电台等途径即时发布路段信息,保障行车安全。
气象部门同步发布了防御指南:雾和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影响身体健康,居民需适当防护;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