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月12日电 北京故宫是明清等朝皇帝的办公与生活之地,而两千五百年前秦国的王公们在哪儿办公和生活呢?最新考古表明,在秦都雍城新发现的一处“寝庙一体”的三进式院落建筑,可能就是秦公们办公与日常生活的地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说,在秦都雍城遗址东区的考古勘探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一处残长186米的“寝庙一体”三进式院落建筑,它“前朝后寝”的组合式格局,既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雍城城址中区马家庄发现的朝寝建筑外形相似,又与其东的岐山凤雏村西周时期宗庙遗址四合院式的组合相似。堪称北京故宫与天坛等的“复合体”。
地处陕西凤翔的秦都雍城是秦国在由西渐东发展过程中的九个都城之一,建都290多年历时19位王公,是除咸阳之外最重要的一座都城。经考古学家近80年的工作,秦都雍城遗址勘探出总分布范围达51平方公里,由城址、秦公陵园、国人墓地和郊外宫区组成。自2012年开始,考古工作进入细部内涵的了解。
据介绍,这处“寝庙一体”的院落建筑系组合式结构,显现“五门”“五院”“前朝后寝”的组合式格局。根据文献记载及参阅相关研究,这组建筑由外及里可释为五门、五院,有屏、门房、厢房、前殿、大殿、寝殿、回廊、偏厢房、阶、碑、阙等建筑单元。
田亚岐说,这一发现初步显现出秦早期是传承周制,同为寝庙合一模式,后来发展成庙、寝分开且平行,也就是雍城遗址中区的马家庄宗庙建筑。这一发现为探讨秦国都城内礼制建筑的渊源、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