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好人”凝聚力量和信心 访十八大代表 江西宜春市农民谭良才

2012年9月1日 08:55 [ ] [打印]

  新华社南昌8月31日电 稀疏的头发、脸上和手脚上大片的疤痕,走起路来还有些一瘸一拐,这些让46岁的谭良才看上去苍老又貌不惊人。3岁的小外孙女王君茹经常趴在外公的怀里,摸着谭良才手上和颈脖上的伤疤问这些疤痕是怎么来的,谭良才总是用认真的语气告诉外孙女:“这是我和你爸爸一起救小朋友被火烧伤的,你爸爸是个大英雄。”

  2010年3月21日,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民房发生火灾,6名儿童被困火海,家住隔壁的谭良才和女婿王茂华先后三次冲进火海救出5名孩子,而他们两人却被烧得全身如同黑炭,谭良才全身烧伤面积达85%,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5%以上,最后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谭良才、王茂华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他们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并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2011年3月,谭良才康复出院后向当地敬老院捐出了剩余的110.61万元社会捐款和有关部门发的奖金,仅留下19万元作为后续治疗费用。

  每到周末,谭良才都会抽空去自己捐助的慈化镇光荣敬老院看望老人,老人们对于这个身负重伤、还将社会捐款和奖金捐助出来的“谭英雄”赞赏有加。居住在敬老院的李兰英老人今年88岁,是一名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她一边握着谭良才满是伤痕的手一边说:“‘谭英雄’不光捐钱为我们建了新楼,还添置了电视、电炉,又经常买水果给我们。他自己的钱都不够用,还能这么做,是个好人,是个好党员。”

  说起大家对自己的“谭英雄”称号,谭良才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真不是什么英雄,在救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时间去多想,就想到抓紧时间把细伢子(小孩)救出来。康复出院以后,我路过敬老院,发现这里房屋都很破旧,我一想自己家里有房,各项条件也还不错,就把钱捐出来了,反正我不需要那么多钱。”

  一方面慷慨地捐出110万余元,另一方面谭良才又开始努力自食其力。今年年初,谭良才与朋友一起合办起一家砖厂,不久就要开始正式生产,谭良才每天奔波在家里和工厂间的路上。“我的伤基本上治完了,再需要什么费用我也想自己赚,这样我才安心。”谭良才说。

  在家休息时,谭良才总爱抱着小外孙女王君茹,他说,外孙女会让他想起救火时去世的女婿王茂华,自己获得的所有荣誉和称赞都有王茂华的一半。今年年初,谭良才又将捐款后剩余19万元中的10万元捐给了王茂华任教的伯塘中学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我知道,茂华一定希望我这么做,我也算为了他回赠一分爱心给学校。”谭良才说。

  谈到自己的十八大代表身份,谭良才表示,自己做的其实只是每个人都会去做的一件普通事,“我感觉这个荣誉给我太高了,也是鼓励我以后多做一点应该做的事。”

  谭良才、王茂华火海救人的事迹发生前后,江西宜春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的“好人”,自2008年以来,全市受到市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有99人,受到省以上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有6人,有2人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宜春市还有2人先后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人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3人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0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江西婺源李坑——陈菊华
·江西一座千亩圩堤决口 560人已全部安全转移 暂无人员伤亡
·湖南广西江西贵州等地出现暴雨大暴雨 气象等部门发布应急相应
·红土地,文化潮——江西省文化建设发展纪实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