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 > 三年活动 > 他山之石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红土地,文化潮——江西省文化建设发展纪实

2012年3月26日 14:49 [ ] [打印]

  新华社南昌2月27日电这是一次超出常规的跨越:自2004年以来,江西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超同期GDP增速约6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省第五个过千亿的产业。

  这是一份耀眼夺目的答卷: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不断推进,出版发行业改制全面完成,文化市场主体渐次明晰,精品力作异彩纷呈。15分钟文化圈遍布社区,综合文化站走进全省每一个乡镇。

  按照中央部署,江西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极大释放了文化生产力,在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突破

  2011年,江西出版集团喜讯频传:集团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较上年分别增长36.96%和26%;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位居全国出版企业第五位,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2005年1月,江西出版集团与省新闻出版局实现政企分开,并于2006年完成工商注册成为完全独立的市场法人。

  一家成立不到六年的企业缘何一跃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周文说:“集团的成就得益于改革传统事业体制,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机制,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006年,江西出版集团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由此展开:一是干部实行聘用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二是员工实行合同制,做到“员工能进能出”;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做到“收入能高能低”,江西出版集团由此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江西出版集团是江西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西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紧紧抓住培育新型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绩斐然:

  ——出版发行行业改革全面完成。全省7家图书出版社、2家专业音像电子出版社改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不断深化。全省各地还通过整合资源,将国有文艺院团由118个合并到80个,减少了32%。

  ——电影生产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顺利结束。截至去年底,江西电影制片厂及全省85家电影发行公司和51家国有电影院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和工商登记注册。

  ……

  截至目前,江西省共有327家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改制后的江西新华发行集团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2.27亿元,同比增长17%,集团的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三项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文化产业发展渐露头角

  摆脱了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文化产业的活力得以充分迸发。

  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童话大王郑渊洁签约,以《皮皮鲁总动员》丛书形式将郑渊洁的全部作品进行整体包装出版。这套丛书入选了“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最佳少儿文学图书、“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等众多奖项和荣誉称号,发行量突破2600万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成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行业的领头羊。

  “我们始终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在全国率先提出‘从经营作品向经营作家转变’,从而在少儿图书的细分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说。

  2009年12月,江西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化及创意产业被列入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在江西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打造“中部文化产业高地”为目标,江西规划建设了一批布局合理、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目前全省投资规模超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61个;全省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4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9家。

  一大批精品力作应运而生,各类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江西参加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选的165件作品有62件获奖,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二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以《赣风》等为代表的100多件作品在国际国内重大文艺比赛中获奖。

  “江西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支撑,江西的崛起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振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强调,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将文化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来培育,努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全面振兴。

  据南昌海关数据,2011年,江西文化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1.3%,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增速49.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在起步晚、起点低的基础上,江西用10年时间走过了许多省市近15年的发展道路,文化产业在全国正渐露头角。

  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

  走进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综合文化站,上下四层的大楼里,阅览室、电脑室、培训室、健身房一应俱全。“过去农闲没地方去,我们只能看电视、打麻将;如今有了文化站,可以聚到一起下棋上网,还可以跳舞健身。”罗坊镇蒋家村村民蒋力斌说。

  作为农业大省,农民占江西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2008年以来,江西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到2010年全省共建成129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个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实现了乡乡都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

  “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艺创作,不能只注重上奖台摘金夺银,最终目的是要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江西始终坚持“三个倾斜”:即重大资金向基层倾斜、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文化设施向农民倾斜。

  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江西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文化惠民工程的顺利实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给城乡百姓装上文化的“灯塔”。

  从2005年至今,江西省连续6年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即免费给老百姓送戏、送电影、开展文体活动,实现了“四个全覆盖”,即每年为农民免费送戏4场实现乡镇全覆盖,每年开展2次文体活动实现乡镇全覆盖,每月放映1场电影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每年放映4场电影实现农村中小学全覆盖,真正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政府买单、农民看戏”带来的实惠。

  “未来五年,江西将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县县均有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和地方剧团,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或农家书屋,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百姓生活,繁荣文化事业写进了江西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果说“绿色江西”让世人钦羡,那么,我们有理由期待,假以时日,一幅“文化江西”的秀美画卷也将向我们徐徐舒展开来……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记者 陈建华、李兴文、吴锺昊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李卫宁在参加政协特邀2组讨论时强调 紧紧围绕中心 推动科学发展
·“怎么谈”、“谈什么”、“谈得怎样” 谈出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第17家工程中心落户浙江中科院 “院地合作”为禾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化对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认识 我市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