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乡镇书画社延续了27年

2012年8月30日 15:22 [ ] [打印]

   小桥流水的水乡人家、泛波荡舟的田园生活……这几天,走进秀洲区行政中心秀洲园一楼大厅的居民们总能被一幅幅画作所吸引。本月21日,新塍蓬莱书画社国画展在这里举行,此次共展出该书画社8名作者的78幅作品,为热爱国画的居民们奉献一顿丰厚醇美的文化佳肴。

  “无论是展出作品的数量还是规格,都是我们建社27年来之最。”新塍蓬莱书画社社长蒋健说。昨天上午,记者采访了该书画社的部分成员。

  据蒋健介绍,新塍蓬莱书画社1985年经镇政府批准成立,下设国画、西洋画和书法篆刻3组。目前,该书画社共有社员23名,年龄最大的已有81岁高龄了。他们中有师徒、父子,也有兄弟、夫妻档;有科班出身的美术学院副教授和美术老师,也有企业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凭着各自对艺术的追求聚集在一起,学习绘画技术、展示得意之作、交流创作心得,其乐无穷。

  以传统书法见长的徐益明今年44岁,虽然学习书法已有20多年,但始终保持着初学者的勤奋与谦逊。每天早上5时不到,他总会习惯性地起床挥毫泼墨一个小时左右。“对于我来说,练习书法跟吃饭、睡觉一样,已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徐益明说。

  笔下的牡丹娇艳欲滴,雄鹰展翅翱翔,书法大气磅礴……20多年来,新塍蓬莱书画社社员的内心情感深深扎根于古镇水乡,他们的作品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此,多名社员的作品在市、区书画展中参展并获奖。

  70年前的新塍镇是怎样的?对于该镇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无从回忆的历史。由蒋健、马秋生和高哲雄3位作者历时4年多,走访了该镇30多位80岁以上老人,细心描绘的重现新塍古镇原貌的水墨长卷《江南水乡古镇新塍风貌图》,便给年轻人一个直观的感受。古运河中运粮船来来往往,岸上娶亲的、放风筝的、看杂耍的热闹非凡……这一幕幕鲜活的景象都被定格在画上。

  据新塍镇文化站站长赵春风介绍,该镇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这批热爱绘画、书法的社员,也成就了该书画社20多年的延续。多年来,该镇已先后被标上了省级历史文化村镇、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东海文化明珠等文化标签。同时,该镇其他文化社团的蓬勃发展,也为该镇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高家宽 通讯员 曹志斌 许建红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公交车站台为市民服务
·审批提速“通道”开通 全力推行模拟审批
·车厢里那不舍眼神 留守孩子踏上返乡列车
·秀洲:应急预案应对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