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幸福的味道 五芳斋“幸福传递计划”之全国十城公益行启动

2012年6月13日 15:36 [ ] [打印]

  一个个承载着爱心的五芳斋粽子,一张张志愿者和受助者的真诚笑脸,无一不传递着幸福的味道。近日,由五芳斋发起的“幸福传递计划”之全国十城公益行正式启动。

  作为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旗下诸多公益活动之一,“幸福传递计划”将在6月16日至23日向全国包括嘉兴、北京、沈阳、西安、成都、广州等在内的十个城市传递幸福。由当地志愿者和五芳斋工作人员等组成的爱心传递使者团队,将走进福利院、养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社区残障活动站等,与孩子、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共同组成临时家庭,拍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让他们也感受到家的温暖,分享这一刻的幸福味道。让“家”的内涵延展,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家庭理念贯彻活动始终。

  与去年五芳斋举行五城公益行相比,此次“幸福传递计划”不仅将公益活动扩展到全国十座城市,更重要的是在公益形式上有创新,更多加入了线下志愿者的参与和互动,更加注重关爱家庭。

  自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成立后,五芳斋关爱家庭的公益重心日渐清晰。不久前由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母亲邮包”活动也是五芳斋公益关爱家庭的重要体现。300份承载爱心的生活必需品,在母亲节期间由该平台传递至山区贫困母亲手中。

  与普通的公益捐赠不同,五芳斋相关负责人表示,母亲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她的幸福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感,“母亲邮包”活动希望给山区母亲送去关爱,因此,其本质依然是围绕家庭这一关注点。

  事实上,近年来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的品牌公益范围已涵盖“家庭”概念所囊括的各个群体乃至幸福家庭经营层面——

  针对学生群体的助学计划:几乎与“母亲邮包”同时,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针对青少年群体,发起了“幸福传递助学计划”,为嘉兴本地生活困难的青少年提供助学支持,希望通过对这些青少年的帮扶,给他们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机会,让他们背后的家庭更幸福。

  弱势群体关爱计划:2011年,五芳斋的志愿者、爱心家庭与全国妇联的相关基层组织代表,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深圳五大城市,发起端午送爱心行动;2012年,随着端午节的临近,更大规模的十城送粽子爱心行动正在进行中。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五芳斋还在今年端午期间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淘宝网、拉手网等发起爱心义卖、爱心团购等活动,进一步扩大爱心的外延。

  除此之外,五芳斋负责人还进一步透露,通过两年来对幸福家庭的仔细观察,五芳斋相信幸福家庭是可以通过家庭成员一起努力创造的。基于此,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下一步将推出“幸福家庭扶助计划”。该计划将为参与“五芳斋幸福家庭全国征集活动”的困难家庭提供资金支持,所有符合相应条件的家庭皆可向基金提出申请,经过审核论证之后提供扶助支持,以改善这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物质角度提升家庭幸福感。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的企业公益慈善领域,很多企业已开始根据自身品牌特点和企业价值观,走出各自独特的公益摸索之路。百年老字号五芳斋,从最初的“分享幸福味道”到“五芳斋幸福家庭基金”成立,在关爱家庭、倡导幸福价值观的理念上始终如一,由此展开针对家庭层面的各种公益活动,也让五芳斋的以“家庭”为核心的幸福味道更加浓烈、深入人心,从而提升了品牌自身的内涵和价值。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撰文 缪 雨 徐 炜 屠丽辉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六大产业链引领服务业发展 公益服务业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