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喜之郎果冻存在果肉含大量防腐剂等问题。对此,喜之郎集团发表声明称,所有果冻产品均符合相关标准。而对于员工都不吃果肉果冻的爆料,回应称“我们每天都吃果冻”。(6月1日《北京晨报》)
凡事极端之处,必有悬疑多多。数日前,报道称,喜之郎纯果冻是用白糖、水、添加剂调色调香;老员工告诫新员工别吃用于生产果肉果冻的“刚开罐的罐头”。随即,当事方含蓄表白,“在公司管理执行上可能存在不太严谨的地方。”一个“可能”,一个“不太严谨”——令人浮想联翩。
员工不吃自己产的果冻,这令人联想起“染色馒头”事件中员工“打死也不吃”的情景,质量上的不堪,已经无需赘言;而员工“每天都吃果冻”的证词,同样令人莞尔——“从不吃”与“每天都吃”,都属于非正常状态。见多了饭店老板亲自“以身试虫”的闹剧,就算果冻员工人人以果冻饱腹,恐怕与果冻质量也没有多少实质性关联。毕竟,人在江湖,“吃”不由己。
真正可怕的不是问题果冻,而是“生产什么不吃什么”的互戕逻辑。诚信丢失、底线无守,无人幸免于难。不吃自家的果冻,或者假装天天吃自家产品,都不过是眼不见为净,商业社会,衣食住行都是别人生产出来的,个个与邻为壑,自己也迟早无路可走。道理人人懂,但重拾市场互信,还得指望严格监管重塑社会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