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微博突然爆红网络,转发量近15万次,评论达2万多条。一时之间,“学着做一个路边的人”成了“流行语”,引发了众多网民的热议。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说的是一个女孩学习成绩很一般,在班里始终徘徊在第23名左右。但她的班主任遇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有一次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这个女孩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她的名字,因为这个女孩“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女孩的父母曾为她的学习成绩纠结,但那一刻,父母认为她是“英雄”,女孩却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一个没有任何特长、没有远大理想的女孩,她的成长故事在网络上“震撼”了成千上万的网友。成绩一般没关系,但12岁的她懂得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不会弹钢琴不要紧,但在郊游时她知道跑前跑后照看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把松了的瓶盖拧紧,把流出的菜汁擦净;没有远大理想也不丢人,长大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很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12岁的“23号女生”也可能是我们心目中的一个童话,但没关系,它能被转发十多万次,至少说明这样的童话故事引起了公众的共鸣,与人们心底的某种诉求产生了共振。
这是一个以“成功”为主流价值的社会,成功或出名成了很多人唯一的生活目标,为了成功和出名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良心和道德。似乎只有成功,才能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从当年的“卡耐基”热潮,到现在“成功学”的火爆,成功学大师激情澎湃的演讲点燃了很多人内心的欲望。成功者告诉子女只有成功才有出路,不成功者也会告诫子女只有成功才不至于活得像上辈这么惨。于是,从中年到青年,从青年到少年,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患上了焦虑症。这种焦虑症诱发出的一种社会心态便是“万事趁早”,出名趁早、赚钱趁早、结婚趁早、买房趁早、升职趁早……拿网上的流行语说,“到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
“23号女生”终于出现了,她只是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很多时候,既然活不到一个“体系”内,只要英雄没有影响到你看风景的权利,那么做一个“路边的人”又有什么不好呢?可惜,当下社会太强调成功与名利了,内心世界的自由常常被荡涤在远方。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23号女生”的故事或许是一碗我们真正需要的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