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桐乡市文化局看到,相关工作人员正为“非遗”数字化建设紧张忙碌着。作为省级“非遗”数字化建设的试点市(县),桐乡市与海盐县将肩负起一项重要使命——率先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非遗”数字化指定任务。
怎样科学保存汗牛充栋的“非遗”普查资料?怎样生动展现流传千年的民俗、工艺?这不仅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理和保护,也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与弘扬。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便在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近日,嘉兴市“非遗”数字化建设培训班在桐乡开班。来自省文化厅的技术指导组专家就如何进行数据整理、信息分类、资料录入等进行了全面讲解和详细指导。
“目前,我们正在对各类文字、图片、影像等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整理和录入,力争在6月底前圆满完成‘非遗’数字化建设中的普查管理、项目管理和工作管理等三个方面任务。”桐乡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蚕桑习俗、高杆船技两项国家“非遗”和多项省级“非遗”项目的相关录入工作正全面开展,2万多条普查线索也正在分类整理中。
据悉,为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实现“数字非遗”和“智慧非遗”的目标,嘉兴“非遗”数字化工作按照省文化厅要求列出了明确的时间表:6月底前,桐乡市、海盐县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7月至9月,以点带面,全市“非遗”数字化实现从点到面的跨越;10月至12月,在查漏补缺中进一步充实完善相关工作。
“届时,只需登录相关网站,可查询到我市各级‘非遗’名录项目的详细信息。”市“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