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宁波、杭州、温州三城市的“海淘”消费量约占全国的10%

2012年5月7日 08:25 [ ] [打印]

丁安 绘

  丁安 绘

  会网上购物,已算不上新鲜事,但如果你会“海淘”(境外网站直购),那才是网购的弄潮儿。支付宝日前发布消息称,宁波人正在成为“海淘”主力之一,宁波、杭州、温州三城市的“海淘”消费量约占全国的10%。

  “海淘”最大的成本是邮费

  余小姐有着多年的网购经验,经常会在网上找人代购一些国外的化妆品和服装。最近,她经朋友介绍加入“海淘”一族,开始学习直接到国外网站购物。

  “第一次接触‘海淘’,没什么经验,但其实入门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余小姐说,通过在网上做“功课”,她选择了美国一家网站购物,因为很多网站不提供直接发货到中国,她必须先在当地注册一家中转公司,负责对你所网购商品进行收货,再由中转公司帮你邮寄回宁波。

  选择“海淘”,最大的成本是邮费,一般一件普通包裹邮费就要200元,但这一不足被相对便宜的商品售价所取代。“我在和义大道上看到某品牌包售价6200元,而通过到国外网站购买,加上运费等各类成本,也只要3500多元。”余小姐说。据了解,相比国内售价,“海淘”来的物品普遍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很具吸引力。

  除了价格优势,商品选择余地更大、假冒风险降低等,都是宁波人爱上“海淘”的理由。统计显示,宁波“海淘族”的主战场是欧美,超过八成的“海淘”交易在欧美网站产生,市民在该地区主要“海淘”婴幼儿用品、服饰、化妆品、电子产品等。欧美地区以外,宁波人也喜欢到日韩网站淘货,“海淘客”有近20%的服饰购自这些地区。

  80后跨境淘宝谨慎理性

  余小姐只是众多宁波“海淘客”中的一员。支付宝日前发布的“海淘”用户消费数据显示,目前在杭州、温州、宁波,这一族群已经悄然形成,其中80后是“海淘”的主力军。

  据介绍,支付宝的境外网购已涉及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能支持包括英镑、美元、欧元在内的十多种海外货币结算,在这些地区,都有宁波“海淘族”的身影,并且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在宁波的海淘族中,有近七成为80后用户,虽然他们年轻,但对于“海淘”消费普遍理性,很少盲目血拼。支付宝统计显示,与动辄消费上千元的境内网购族相比,“海淘客”更显淡定,超过八成“海淘”用户,单笔消费不会超过500元人民币;而只有5%的“海淘”用户,单笔消费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由于“海淘”消费存在退货、换货困难及完税清关等风险,因此,许多用户对大额“海淘”消费较为谨慎。业内人士认为这与“海淘”刚起步不无关系。

  税费可能高过货价

  虽然有些国际品牌商品在美国购买的价格确实比国内低,但“海淘族”也承担着较大的海关完税风险。

  当前,一些“海淘族”通过中转公司、以个人邮寄物品形式报关,而且会采用分箱包装,来逃避关税。而实际上,我国对个人邮寄物品的关税起征值为50元,要求邮递进入中国境内物品应缴进口税超过50元人民币的物品,一律按商品价值全额征税。也就是说,“海淘”商品一旦被海关查到要求征税,再加上高额的运费成本,很可能造成税费高于商品本身价格这种情况,这也会直接导致部分商品价格比国内商场的正品要贵。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张燕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我国15日将启用签发电子普通护照 现场开展采集指纹工作
·“改革”就是涨价?——新一轮水电油气价格调整引关注
·当"毒驾"、无证驾驶出现在公路上——近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原因
·5月21日"日环食":我国公众可赏"带食金轮"出沧海美景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