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市区两大公墓共接待祭扫市民6万多人次,与过去扎堆墓园烧香磕头放鞭炮相比,今年有三分之二以上市民选择了公交等绿色出行,而登记网上祭扫的也达3600多人次,错时祭扫、低碳祭扫、网上祭扫一时成为新风尚。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本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但因清明扫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显。据中消协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更是高达100多亿元。
清明祭扫,缅怀先人,饮水思源,固然沉淀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但未必一定要采取焚烧香烛纸钱的传统方式。须知,笔墨当随时代,风俗亦然如此。传统风俗之所以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就因为在绵延中不断革故鼎新。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果一成不变,一举一动都照着“祖宗规矩”行事,那才是异化成了新舞台上的旧道具。
当然,无论是祭扫方式的演化,还是殡葬方式的变革,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让文明祭扫、绿色祭扫渐成风尚,关键是广大市民要树立现代的、文明的祭扫观念,用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方式祭奠,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和善良愿望用更加环保、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追思祖辈,才是亲情最好的载体。
比如市民刘晋一家,父亲生前是桃李满天下的中学老师,过世后在市区福陵园公墓树葬。如今,只要一想念亲人,刘家人就会一起坐在树下聊聊先辈的人生经历和高尚品格。在他们眼中,祭祖只是一种表达思念的方式,不应该演变成攀比风潮。
无论以树代碑还是网上祭扫,这些文明祭扫方式的兴起,无不指向市民观念与行为的自觉:当陈规陋习慢慢淡出,渐次消弭,生气蓬勃的文明祭扫之风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人从我做起就形成了文明祭扫的细节。还须一说的是,移风易俗不仅要有民众自觉,也需要外部力量推动。不久的将来,民政部门将为市民设立海上公祭日,搭建更多公祭平台。相信借“有形之手”的革故鼎新和舆论的鼓呼呐喊,祭扫方式、殡葬方式的变革将在嘉兴蔚然成风。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让我们在文明祭扫中追思逝者,在缅怀与感恩中珍重生者,这才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