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嘉兴36户家庭的137名亲属在市民政局的组织下,一起出发前往上海吴淞码头,他们将送40名逝者的骨灰入海安息。据悉,今年是我市实行海葬的第四年,至今已有71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参与海葬活动的家属表示,这种新型的生态殡葬方式非常有意义。
殡葬改革多年来一直为知识阶层及政府部门所呼吁,却一直呼而难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涉及制度层面的公平因素,也掺杂生者的经济考量,同时还受制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其中,以思想观念最为关键。倘若思想观念不改变、陈规陋习不革除,即便政府包揽了接尸、冷藏、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项目开支,即便高墓价逼得众人惊呼“死不起”,也依然难抑公众对于传统殡葬模式的心理依赖。移风易俗何其难,看看民众对于烟花爆竹禁或放那无休止的争论便可感知一二。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并不乏殡葬改革的成功案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所推行的殡葬改革运动不仅成功地改变了国人承袭数千年的土葬传统,代之以更加科学、环保的火葬模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封建时代讲究看风水、选坟地、出大殡、烧香化纸等迷信观念和铺张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移风易俗的效果。其中,官员及公众人物所起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1956年,为了推动殡葬制度改革,毛泽东主席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集体签字,表示将来死后希望遗体火化。之后,绝大部分国家领导人身后都实行了火葬,其中不少人甚至更进一步,其骨灰被撒向大海。反观当下,个别官员及公众人物尽管在公开场合竭力呼吁民众转变观念,采取海葬、树葬等新型殡葬方式以节约耕地,私底下却为家人大肆操办丧事,为自己修建豪华墓园,这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刺激了民众脆弱的道德神经,进而大大阻碍了殡葬改革的步伐。由此可见,殡葬改革与别的领域的改革一样,都深受“榜样效应”的影响。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绿色殡葬,请自公众人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