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徽人周自胜走出罗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大门的时候,喜悦抑制不住地挂在他的脸上。“到嘉善种了十几年地,今年想‘鸟枪换炮’买台久保田收割机,所以来问问有关这方面的补贴政策。”咨询结果令这位种粮大户很满意,按照市场价,购买一台久保田收割机需要13万元,但根据相关政策,他只需要自付七八万元。“政府补助5万元,抵掉将近百分之四十的购机款。”他兴奋地说。
更令周自胜感到舒心的是,这一趟“农技中心行”前后只花了将近一刻钟,“要是去玉兰路的话,光路上来回就要半个多小时。”周自胜口中的“玉兰路”,指的是此前的罗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办公地点。记者从该中心负责人李建军处得知,自从2009年7月魏塘、罗星“分家”以来,罗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先后搬过3次家。
一个街道的农技水利服务中心为何要频频更换办公地点?这一连串的搬家给农民带来的是便利还是麻烦?这场“搬家记”又能给我们提供怎样一个理解农村、农业科技现状的“麻雀样本”?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从汇中大厦到子胥路
罗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搬家记”起始于2009年7月,当时嘉善县对其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县政府所在地魏塘镇被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了魏塘、罗星两个街道。根据上级安排,时任魏塘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副主任的李建军来到罗星,负责新成立的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
李建军告诉记者,起初,农技中心随街道办一起搬入位于晋阳西路31号的汇中大厦。然而没过多久,办公面积狭小、位置偏僻难找等一系列问题便暴露出来。“当时我们的办公室位于6楼,虽然楼梯口有每层机构分布的指示牌,但由于来中心办事的多半为农民,许多人不识字,所以找起来很麻烦”。
为此,农技中心曾一度打算将办公地点搬至一楼,无奈一楼是办证中心,挪不出地儿。一年以后,李建军率领手下搬离了汇中大厦,把中心安到了位于县城东面玉兰路的原城东警所。“这里的好处是位于一楼,而且面积由60平方米扩大到了120平方米,方便接待更多的群众。”李建军说。
谁曾料到,由于玉兰路是条不起眼的小马路,又没有门牌号码,而且离农村远,所以来此咨询、办事既费时又难找。用李建军自己的话讲:“原来的地方能找到,却不知道是哪一间,现在连地方都找不着了。”在接到不少村干部的抱怨甚至抗议电话后,他决定再一次“搬家”。
2011年12月15日,罗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最终落户于城西的子胥路331至335号。这一次,不仅办公面积增长至450平方米,而且紧邻厍浜、鑫峰、马家桥、亭桥等农业村,“农民来往路程大大缩短,一般都在10分钟以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建军上下班的路途时间却延长20多分钟。
“甜瓜之乡”的科技梦
当周自胜因为购机补贴的事情而高兴不已的时候,马家桥村负责农业的副主任周军却蹲在大棚里发愁。连日的阴雨,特别是短时放晴,使得该村种植的甜瓜四分之一受到影响,农民损失惨重。“仅仅种子、化肥、膜,一亩地的损失就要3000多元,若算上因推迟上市时间导致的减收,一亩地损失高达5000多元。”
据了解,罗星街道是全国甜瓜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曾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甜瓜之乡”的称号。当地甜瓜种植面积6000多亩,并形成了专业生产基地——马家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银嘉膳”、“蜜漫特”牌甜瓜更是被评为浙江省农博会优质奖、浙江省品牌农产品。仅在马家桥村,甜瓜种植面积就达到3500亩,其中45户种植能手还在周边乡镇、县市甚至远赴广东、福建等地种植甜瓜。“可以说,在我们马家桥村,家家都种甜瓜,人人都是专家。”周军说。
然而,老天的善变让这些“专家”没了辙,田埂两边随处都能看到拳头大小、被摘下丢弃的小甜瓜。据嘉善县农经局经作站站长、研究员陈福权介绍,2月中旬以来,当地连续阴雨,致使果苗根系发育不良,而突然的天气放晴,又使果苗根系来不及吸水,以致出现生理失水。“这种忽雨忽晴的天气最难管理,极易出现瓜苗枯黄、生长缓慢等问题。”当天,在李建军的陪同下,陈福权等几位县经作站的专家来到马家桥村“问诊把脉”。
最终,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有苗补苗,推迟上市时间;能救就救,加强夜间保温,阴雨天中午要注意换气。“棚内温度到达20℃以上就要注意通风,否则室温可能会超过30℃。如果出现弯叶瘪掉,得及时用无纺布遮盖,并喷施水和米酸。”
对此,李建军坦言,尽管农技中心如今紧邻农村,自己也经常会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但受到自身科技力量的限制,一些疑难新病往往无法在街道一级加以处理解决,不得不频繁邀请县里甚至省里的专家来“求医问药”。“但专家们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少问题就在等待和束手无策中被耽搁了。”老农叶百土的话更直接,农业科技喊了半天,最终种田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那么,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今天,农村、农业科技现状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农技中心也需要科技”
按照李建军的说法,罗星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实力与兄弟乡镇(街道)比已经算较强了。“就拿人才实力来说吧,我们中心9名工作人员全部具备农业技术职务,其中农艺师7人,助理农艺师2人,专业涉及植被、种子、林业、渔业、水政管理等各方面。而其他乡镇大多以初级职称者(助理农艺师)为主。”李建军告诉记者,此前该中心提出的用水旱轮作法改善农田病虫害的技术曾获得省里高度肯定并向全省推广。仅去年,他们就获得包括嘉善县农业丰收奖、省级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在内的多个奖项。“可惜奖状全部在搬家时丢了。”
不过,农技人员的“出身”却让李建军忧心忡忡:“大部分是基层土生土长的老同志,仅有两人是农校毕业科班出身的。”他向记者诉苦,基层农技中心的工作主要围绕新品种的推广、农机补贴政策的宣传、病虫害防治以及水利、防汛抗台等开展,其中不少都需要不断更新的农业科技和农技人才。可惜,“农学专业的学生即使来了,多半也选择在市县一级的农经部门‘坐办公室’”。
至于那些外来的“和尚”——高科技生物公司同样令人失望。曾经有一回,杭州一家生物企业来罗星街道搞农业技术推广及良种选育,还雇了一批农学专业的大学生。谁知大学生早上8时来,下午4时走,“把种田当成了上班”,结果可想而知,不仅育种没成功,留下的烂摊子还需要当地农技部门“擦屁股”。
这次失败的“引智”经历使得李建军、周军们意识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源泉在于基层,在于农民和农技人员。但是,究竟该如何解决农业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他们始终找不到答案。不过,在结束采访时,李建军的一句话却颇耐人寻味:“农民需要科学技术,基层农技中心也需要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