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倾民声、解民忧 海盐“五百一千”助推“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

2012年3月13日 08:44 [ ] [打印]

  本报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需要党委、政府帮助协调解决?”“我家旁边的一条河浜堵塞很长时间了,河浜里到处是垃圾,我们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昨天上午,海盐县委副书记、县长章剑在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中来到澉浦镇澉东村62岁的汤勤书家中,在听了老汤的反映后,他马上实地察看。随后,章剑叮嘱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解决好村民生产生活中的这一难题。

  领导干部进村入企,倾听民声、解决民忧。随着昨天海盐全县机关领导干部纷纷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该县以“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群众促和谐”为主题的“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掀起了一个高潮。“我们将以‘五百一千’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为主要抓手,以加强服务企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任务,让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实践中提高直接联系群众、服务企业的能力。”章剑向记者表示。当天上午,他还走访了嘉兴新宏达服装有限公司等地。

  据介绍,“五百一千”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即进百村、入百企、推百项、结百对、解百题、建千户,组织全县领导干部、机关部门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摸实情、办实事。进百村是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重点,指导、帮助各村强班子、找路子、谋发展;入百企是为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送信心、送政策、送信息、送项目、送人才、送技术,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助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推百项是以帮助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做好项目投入过程中的协调服务为抓手,推进重点投资项目的建设和重点科技成果项目的转化;结百对是发动县域内百家重点骨干企业与百个村结对互联,整合资金、信息、劳动力等优势资源,实现村企互利共赢;解百题是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重点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建千户是在全县范围内建立1000个“中心户”,通过定期走访,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民情民意,帮助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问题。

  同时,该县还将通过创优服务平台、加强镇(街道)经济建设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涉企部门履职能力建设、提升各镇(街道)和各部门(单位)服务企业能力建设、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党员群众“中心户”服务体系是海盐县开展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该县以延伸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触角为目标,计划用三年时间设立1000个党员群众“中心户”,以他们为纽带,联系一批党员,服务一片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领导干部定期走访“中心户”,逐渐让他们成为干群交流的联系点、形势政策的宣传点、先进文化的传播点、基层信息的收集点、矛盾纠纷的调解点和社会民生的服务点。

  海盐县专门建立了进村入企“基层日”工作制度,将每月10日定为进村入企“基层日”(遇节假日顺延),这一天也同时作为全县的“无会日”、村(社区)党员的“活动日”。根据活动部署,这一天全县一律不安排会议,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下,集中时间进村入企开展走访服务活动,村(社区)党员以专题活动形式随同各单位一同进村入企。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赵天斌 通讯员 翁鹂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与基层群众面对面 我市“双千双百”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综述
·“双千双百”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 走出真感情 访出真成绩
·市领导赴桐乡开展“双千双百”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
·市领导赴秀洲区进村入企走访 深入村、社区和企业倾听民情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