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架到以色列”、“我们去香港”、“渔民捕鱼”、“采桑果”……打开新塍镇磻溪小学美术校本教材,一幅幅造型稚拙、色彩鲜艳、想象丰富、笔触细腻、构图饱满、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的儿童画分外夺人眼球。翻开校史,这所隐没在水乡的小学犹如一枝奇葩,几十年如一日,传承着江南民间绘画——秀洲农民画的艺术之魂。
它被誉为“民间绘画的摇篮”,是全省素质教育的典范,是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如今,它又成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之一。是什么成就了磻溪小学五彩斑斓的绘画之路?“水乡童画”又将走向何方?记者走进磻溪,聆听艺术之花绽放的声音,寻找“洛东儿童画”历史传承的渊源。
“人应该有特长,没有特长就会显得平庸,学校也是如此。”洛东儿童画发展的见证人之一季法林老师告诉记者,磻溪小学地处全国著名农民画之乡——嘉兴秀洲,这为传承传统的民间绘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因此,与农民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儿童画便顺理成章成为学校走特色之路的不二选择。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也是成功的基石。磻溪小学在发展儿童画之初就打破了以技法教学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追求逼真为目标的传统的美术教学观,树立了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新能力的新理念。“就像语文课不是为了培养作家、历史课不是为了培养史学家一样,我们教学生画画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通过画画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季法林老师说,这一理念的转变,对于开创美术特色,传承优秀文化,具有奠基意义。
自磻溪小学迈出美术特色教育的步伐至今,学校、老师、学生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以来,磻溪小学学生创作的5000多幅优秀儿童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参加各级各类书画大赛中共有1470幅作品获奖,其中国际大奖48幅,国家级458幅,省级179幅,市级228幅,区级557幅。
面对这样的成绩,季老师始终认为,是老师们艰辛的耕耘成就了儿童画辉煌的今天,而其发展历程中辉煌的点滴也让学校走特色之路的步伐更加坚定和自信。据他介绍,如今,磻溪小学已经拥有了一支具备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教研能力的美术特色教育队伍,其中有区级美术教学能手,区级、市级美术学科带头人,还有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他们是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可持续发展内在的推动力。
儿童画培训班、专题研讨会、成果展示、典型推广等活动,现如今已成为磻溪小学开展美术特色教育的常规活动。季老师告诉记者,磻溪小学在传承的基础上也在拓展儿童画的发展之路。2011年,在首届“鲁迅少儿版画奖”的评选活动中,磻溪小学凭借18幅版画作品获得集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秀洲区教文体局纪念建党90周年“百千万系列活动”之中,磻溪小学与雅莹公司签订了联合发展洛东儿童画的合作意向书,走上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步。
从北京画展到日本画展,从中央电视台来校拍片到举办全国现场会,从画册出版到课题获奖,从儿童画到版画,从校内探索到校企合作,磻溪小学的儿童画一直都谋求自我“转型升级”的道路,从而让“洛东儿童画”成为嘉兴实打实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