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部门联动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秀洲交警多力齐发筑牢学生"安全之舟"

2012年2月15日 19:07 [ ] [打印]

  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问题,也是一直摆在交警面前的一个难题。那么,该怎样最大实效地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呢?

  一直以来,秀洲交警高度重视辖区各学校开学期间周边的交通管理工作,积极响应上级工作。2012年伊始,秀洲交警就组织中队长以上领导专题召开学校学生安全工作会议,紧扣2012年校园交管新形势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量化责任工作,合理分解任务,定人划片包干,认认真真地抓检查、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包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求全体民警、协警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校开学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防范在先、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情绪,毫不放松、毫不动摇地抓好学校交通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确保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

  为筑牢交通安全防线,抓好源头安全管控工作,2月14日,交警联合教育部门深入各校区,在前期核查的基础上再次强化辖区接送中小学生车辆的排查工作,做到逐一排查、逐一核对、逐一登记、逐一建档管控,详细了解辖区有多少所中小学校、乘坐校车的学生有多少、每辆校车每天早晚接送学生的具体时间和路段、运载学生上学道路有无事故隐患、校车驾驶人违章记分等情况,如存在问题,就对症下药,逐一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据了解,秀洲交警为切实抓好学生安全工作,确保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还在2月3日联合教育局召开了校车驾驶人会议。会上,交警传达了公安部通知精神,通报了甘肃、辽宁校车特大恶性交通事故,分析了辖区校车交通安全状况,并逐一与各学校负责人、校车驾驶人签订校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共同抓好校车预防措施的落实,确保不发生一起与学生有关的重大交通事故。

  今年以来,秀洲交警不仅从源头处加强了管理,还强化了常态化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校车违法的查处。今年学校刚一开学,秀洲交警就组织人员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对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同时针对学校门前及周边道路车辆乱停乱放、超速行驶、闯红灯、超员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强化科技装备运用,利用数码相机抓拍、测速等方式进行严格管理,坚决遏制车辆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此外,秀洲交警还在辖区中小学生的安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采用多种样式进一步提升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该队围绕“交警与校园的衔接,交警与家长的衔接,交警与媒体的衔接”这一宣传中心,组织民警深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通过播放交通安全宣传光盘、发放安全手册,展示事故图板等形式,对在校师生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学生不乘坐改装车、未检车、超载车、无牌车、“黑校车”,时刻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切实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该队加强与嘉兴电视台、嘉兴日报等媒体宣传平台的联系,曝光校车驾驶员的一些违法行为,在社会层面上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秀洲已经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份信》2600余份,《平安伴你成长》4200余份,对外媒体连接不下10次,切实强化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大了学生的安全宣传力度,较大地提高了辖区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通讯员 吴晨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教育:南湖国际实验学校古筝队香港摘金
·沈根荣: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保护与教育工作
·邹火金:加快建设新居民学校 提高教学质量
·嘉兴市新居民子女返校率“稳中有升”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