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12日的晚报报道,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进入了千家万户,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道路拥挤、停车难等问题。我市有关部门于去年9月在老城区相继推出了几个临时停车场,但这些停车场却存在客源不足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是车主们的停车习惯。
新推出的临时停车场“吃不饱”,不但严重浪费公共资源,也有违建造的初衷。一边是停车难,一边却是“吃不饱”,这两者看似矛盾,却又两难并存,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车主们的停车习惯影响外,可能还受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停车收费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要解决这个矛盾,当务之急是要对症下药,将这些停车位充分地利用起来,以达到“位”尽其用的目的。
首先,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一方面要让市民普遍知晓这些临时停车场的位置。除了利用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广而告之外,还可以使用电子大屏幕动态提醒来往车辆,或设立显眼的停车场引导牌,这对于外地车辆尤为重要。当然,安排一些志愿者或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引导也很有必要。另一方面,要通过媒体呼吁广大驾驶员为城市的交通畅通多做贡献,养成文明驾驶、文明停车的好习惯,杜绝乱停车。
其次,公共交通需进一步完善。就近随意停车,虽然与市民的素质有关,但将心比心,如果车子停得远,从商场出来大包小包的,拎着很沉,谁也不愿意走远路。据报道,在美国华盛顿,不仅工商人士不能驾驶私车进入市区,联邦政府的官员也不得驾车出入。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联邦政府推出了用公共交通工具接送代替个人开车的计划。为了使官员能接受这种做法,政府承诺,在非上下班时间,谁要是有急事回家,可由公交系统提供免费出租车乘坐。我们的政府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投入更多数量的公共汽车,并鼓励超市等提供车辆免费接送较远的市民,这样也能在客观上增加超市的营业额,达到双赢的效果。
最后,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健全。建议对社会停车场实行弹性管理,一个小时之内免费,超过一个小时就按规定收费,这样肯定会提高泊位利用率。对于一些确实需要收取费用的泊位,也应改变收费标准。我们不妨算一笔账:以我市1057个正在实行收费的停车位为例,如果每个泊位收费10元,按照三分之一满位算,总计收入约为3520元;按每个泊位5元收费,满位算,总计收入为5285元。两者一对比,经济效益哪个大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停车费收得低,能将随意停在路边的车辆吸引到停车位上来,这就可以使道路更加整洁,交通更加通畅,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