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9月24日至10月31日
地点:秀洲区王江泾镇荷花村
“总共3万元!”10月最后的一天,王江泾镇荷花村党总支书记祝永忠统计数字后,长长地松了口气。
3万元,是今年荷花村扶贫帮困基金筹集善款的总额,比去年多了2000元。数字不大,但凝聚了全村许多企业主和村民的心血,更是全村众多低保户、残疾人等求助对象的希望和寄托。这意味着,一场扶贫帮困行动即将在全村展开,爱心将继续传递。
今年初以来,“郭美美”事件引发了慈善信任危机,如何提高慈善的社会公信力成了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那么,荷花村为什么要成立扶贫帮困基金?村民支持拥护吗?善款使用公平、公开、公正吗?
一问:企业主热情为何这么高?
“我下午就赶回来,把钱送过来。”“今年我愿意多出点钱。”……
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村干部几乎都在为村扶贫帮困基金的事情忙前忙后,倡议、联系、登记……让村干部欣慰的是,私营业主慷慨解囊的激情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没有哪个说‘不’,我们真的很感动。”村干部由衷地感叹道。
记者跟随村干部先后来到村里的多家企业,真实地感受到了企业主对村扶贫帮困基金支持的热度。新兴纺织公司是村里的重点骨干企业,目前喷水织机共有800多台,今年产值有望突破亿元。刚走进公司董事长袁小仁的办公室,他已经等候多时。“你说个数,在去年5000元的基础上,今年要不多捐点?”袁小仁说着拿出早已准备好的1万元,没想到立即遭到村干部的拒绝。“不用,和去年一样就行。”村党总支书记祝永忠说。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企业屡屡发生。永泰纺织公司董事长杨永和开着宝马车,火速从外地赶回来,一进门,连连道歉:“不好意思,路上耽搁了,我应该早点回来把钱交上来。”杨永和也执意在去年的基础上多捐点,同样遭到村干部拒绝。杨永和对村扶贫帮困基金连连称赞:“村干部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为我们回报社会搭建了一个平台。”
杨永和还记得,去年冬天下雪时,他和村干部一起带着村扶贫帮困基金走访慰问求助对象时的情景:“我很感动,觉得这个基金太有必要了。我们少吃一顿饭,或许能够帮助困难村民解决很多实际困难。”
二问:如何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事实上,成立村扶贫帮困基金并非一时冲动,更不是村干部的“政绩工程”、“脸面工程”。
荷花村是王江泾镇的中心村,涉及喷水织机的农户就有350户,重点骨干企业有10家左右。村党总支书记祝永忠坦言,村里的许多农户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但仍有一些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困难学生家庭等生活得十分艰辛。“每年都有各级部门的慰问、补助,但这些家庭依然需要帮助。”祝永忠说。
在基层大量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去年下半年,荷花村积极创新载体,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给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探索建立帮扶新举措。村党总支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召集全村十多家骨干企业共同建立了荷花村扶贫帮困基金。
为了能使这些企业更加了解这个基金,村里给各家企业发放了《倡议书》,同时上门当面解说,鼓舞企业主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该公益事业中来。去年该基金筹集金额2.8万元。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荷花村通过网格化管理这一模式,依据实际情况对村里因残疾、重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低保户家庭进行资助。同时,还设立村扶贫帮困基金专门账户,实行专款专用,每年向资助企业公布账目,接受监督,增加基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
在村会议室里,张贴着一张巨大的网格化管理图。村委会主任杨兴根说:“哪个党员、村干部联系哪些求助对象,上面一目了然。”一旦求助对象求助,联户党员、村干部将进行层层把关、审核,最后经村班子会议讨论并进行公示。
村民凌宝珍是村里的低保户,家庭生活困难。去年,她向村扶贫帮困基金提出了申请。联户党员袁宝生进行核实后,将情况反馈给村干部张兴珠,张兴珠也多次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她的情况是真实的,符合申请条件。”张兴珠说,最后,村班子开会讨论决定从村扶贫帮困基金里拿出500元资助她。记者来到凌宝珍家,只见她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家电等,她拉着记者的手,眼睛不禁湿润了:“这个基金帮了我们大忙,希望今年继续帮助我们,我们家里实在太苦了。”
三问:未来之路如何越走越宽?
“村扶贫帮困基金能否早点发放?”“能否多发点?”……村干部在走访中,不时听到这样的呼声。
荷花村10组村民戴云珍是全村有名的贫困户,一家人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是她生活的唯一希望。沿着乡村小路,记者来到戴云珍家,一处低矮、破旧的瓦房在四周别墅的映衬下格外显眼。餐桌上只有一碗菜,戴云珍说:“一般早晨,我们就吃点稀饭。”而客厅左侧的一间房间放有3张床,掀起被子,被子十分单薄,看上去用过多年了。
谈到家里的难处,戴云珍沉默不语。“他们家太苦了!”张兴珠拉着她的手动情地说,“我们想办法,能够帮就帮你!”戴云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作为村里的“班长”,祝永忠颇为感慨地说:“希望这个基金能帮助更多的人,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过,让祝永忠头痛的是,一些人的“胃口”不断增大,总是希望多申请点钱。“如果把握不好度,只会让一些人不思进取,坐等政府部门来援助。”祝永忠无奈地说,正是出于这个考虑,他们对部分企业愿意多捐款说“不”。
如何做大村扶贫帮困基金?祝永忠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看求助对象的意愿、求助内容等实际情况,不断扩大求助对象受益面。”祝永忠表示,接下来,村里将继续完善相关措施,健全机制,让村扶贫帮困基金之路越走越宽。
采访手记
在荷花村挂职的日子里,记者时常被感动。村干部的责任、企业老板的热心、村民的热情……或许,正是因为这么多因素,才让村扶贫帮困基金得到发展和壮大,并得到了村民的拥护。
善良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慈善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目前,即便在经济发达的嘉兴农村,一些家庭还相对贫困,也需要帮助。因此,在当前慈善信任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慈善的公益性作用,对整个慈善资源的合理调配、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各类慈善机构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健全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因为受到区域的影响,荷花村扶贫帮困基金还不够大,如何让更多的求助对象受益,还有许多文章要做,需要实践检验。只有规范好了,让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透明度增加了,农村的慈善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