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唱不下去了。“摇一橹来扎一浜,沿河么两岸好风光,片片么麦苗绿油油,秋风送来稻谷香……”类似这种富有泥土气息的山歌,在平湖林埭传唱了数百年后行将作古,令人唏嘘。如今,在当地只有三位六旬老人会唱,她们正考虑着将这些肚子里的山歌通过文字记录整理出来以便保存,尽管她们有心想将山歌传承下去,但后继无人的局面,只能让她们徒呼奈何。
山歌是泛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中,劳动时分,即兴而作,抒发一下当时的心情感悟,歌词大多为彼时彼刻的生活场景、风貌习俗、人际关系等。如今面临传承难在意料之中,社会的变迁,歌词里唱的一些生活场景,在现在人看来已经比较陌生,再加上歌曲的表达方式和唱腔也显“落后”,造成那一张张“旧船票”难以登上如今的“客船”了。但,这种不流行并不代表它无价值。它身上有着地域文化的色彩和独特性,记录着彼时花开,还有那山、那水、那人,是一个地区居民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集中表达着当地的人文元气,它是文化的结晶,是社会的财富,透过它可以看到特定时期的生活样式、社会结构、行业兴衰和社会变迁。这些都是它继续传承下去的理由。
那么,山歌怎样传唱下去?尴尬是明摆着的——会唱的人年事已高,想唱的人无处可找。当务之急,先将这些“活宝贝”保存下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种技术层面的活儿并不难,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便可以做到,这就摒弃了山歌本身口口相传不易保存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可以转变观念,不再孤芳自赏,而是主动出击,把观众请来,让山歌唱起来,逐渐拓展生存土壤,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但要真正让这种古董山歌有市场,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创新,没有创新,这种文化只能是一种死文化,没有活力可言。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应该是建立在对文化精神的继承之上。山歌的曲调、节拍、词风如何用新的风格继承,值得思索。
需要指出的是,山歌要唱下去,不是几个老妈妈的事情,也不是各级政府和文化工作者、文化传承人的专利,而需要大众的关注与参与。因为,这是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下一代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