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山歌怎样唱下去?山歌的曲调、节拍、词风如何用新风格继承值得思索

2011年10月26日 08:04 [ ] [打印]

  山歌唱不下去了。“摇一橹来扎一浜,沿河么两岸好风光,片片么麦苗绿油油,秋风送来稻谷香……”类似这种富有泥土气息的山歌,在平湖林埭传唱了数百年后行将作古,令人唏嘘。如今,在当地只有三位六旬老人会唱,她们正考虑着将这些肚子里的山歌通过文字记录整理出来以便保存,尽管她们有心想将山歌传承下去,但后继无人的局面,只能让她们徒呼奈何。

  山歌是泛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中,劳动时分,即兴而作,抒发一下当时的心情感悟,歌词大多为彼时彼刻的生活场景、风貌习俗、人际关系等。如今面临传承难在意料之中,社会的变迁,歌词里唱的一些生活场景,在现在人看来已经比较陌生,再加上歌曲的表达方式和唱腔也显“落后”,造成那一张张“旧船票”难以登上如今的“客船”了。但,这种不流行并不代表它无价值。它身上有着地域文化的色彩和独特性,记录着彼时花开,还有那山、那水、那人,是一个地区居民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集中表达着当地的人文元气,它是文化的结晶,是社会的财富,透过它可以看到特定时期的生活样式、社会结构、行业兴衰和社会变迁。这些都是它继续传承下去的理由。

  那么,山歌怎样传唱下去?尴尬是明摆着的——会唱的人年事已高,想唱的人无处可找。当务之急,先将这些“活宝贝”保存下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种技术层面的活儿并不难,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便可以做到,这就摒弃了山歌本身口口相传不易保存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可以转变观念,不再孤芳自赏,而是主动出击,把观众请来,让山歌唱起来,逐渐拓展生存土壤,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但要真正让这种古董山歌有市场,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创新,没有创新,这种文化只能是一种死文化,没有活力可言。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应该是建立在对文化精神的继承之上。山歌的曲调、节拍、词风如何用新的风格继承,值得思索。

  需要指出的是,山歌要唱下去,不是几个老妈妈的事情,也不是各级政府和文化工作者、文化传承人的专利,而需要大众的关注与参与。因为,这是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下一代的精神财富。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徐宁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买房有风险,盈亏需自负 如今房价似乎已成“骑虎难下”之势
·别拿“村长豪车”不当回事儿 中国农村真的富裕到这个水平了吗?
·落实教育公平从招生开始 让欠发达地区的考生享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年产1万亿斤粮食够吃了吗?供给增加障碍重重 需求水平与日俱增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