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平时和蔼可亲、工作细致入微的班主任陈邦新老师,竟然是国内知名的轨道交通信息工程控制专家!”“看到陈文斌教授上课时那一手漂亮的板书,批改时附注在作业本上的工整笔迹,我打心眼里佩服,下决心学好高数,不辜负陈老师的期望!”“告诉你,给我们班上基础必修课的老师中,就有3个正教授,真的好幸运!”入学不到半个月,说起自己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机电系2011级的新生们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不知从何时起,国内高校中已经难觅教授给本科新生上课辅导的场景,代之而起的是刚出校门的年轻教师,成了本科教学的“主力军”。
“大学首先是培养人的地方,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教授给新生上基础课和做班主任都非常普遍,我们从来不觉得是一种浪费,反而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常务副院长黄自萍告诉记者,尽管教授们在学术上工作很繁忙,但培养学生也很重要。在安排班主任时,学院倾向于教学经验和学术造诣兼具的专业课教授。
在该院机电系15个班级中,有5位教授担纲出任班主任,任课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更是占了四分之三,而为大一新生授课的副教授以上高职称教师接近8成。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党委办公室,记者看到一长串全院任课教授名单:陆敏恂、桂子鹏、王少杰、袁立、曾庆茂、刘钢、杨立、章金良、刘艳敏……“几乎每一门基础课,都有一位国内知名教授在把关,就是院长、博导陆敏恂教授,每周也给新生授课。”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加强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近两年学院通过实施“同济专职教师引进计划”,已经引进了27位同济大学教授级学术骨干,这些教授在学院教育教学的“传帮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一、大二是大学生的转型期,尤其需要引导。一个家庭培养个孩子不容易,我愿意与辅导员一起帮助学生尽早规划人生,促进其成才。”秦杏荣在同济大学时就担任了实验室主任的资深教授,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实验室“履新”之余,一直关心新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打成一片,他的办公室也成为学生们最乐意待的地方之一。
“如果不是系里和学院重任在肩,我也乐意做新生班主任。”机电系副主任兼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雷新贤教授是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坦言喜欢和学生“走得近”,对于学院实施的教授当新生班主任和基础课教师十分赞同,由教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或课程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本科生的成长,帮助他们更快地了解本专业的情况,转换角色,树立学习的信心。“教授在教育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学时往往能够有感而发,许多在别人眼里云山雾罩的东西,教授只要两三句话就能够使学生拨云见日。”
“教授们的言传身教,不仅使我们了解到学术的前沿动态,更使我们领略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创新思维,成为我们今后发展道路上的‘好伯乐’。”许多同学表示,希望在大学四年遇到更多的教授为他们的人生“点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