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嘉兴在社区建设中构筑政府社会居民高效对接的“互通”

2011年9月11日 07:07 [ ] [打印]

  【原声播报】

  老人过上

  “饭来张口”的日子

  9月1日中午11时许,当送餐志愿者江敏华拎着饭盒走进海宁市海洲街道白漾社区白漾里50幢82号103室时,沈再文和老伴早已坐在饭桌旁等候。打开饭盒,看到饭盒里的白斩鸡和炒三鲜,沈再文用筷子夹起一块鸡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真鲜嫩,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

  沈再文今年89岁,老伴也已84岁,两个女儿均在外地工作。随着年龄增大,这对老夫妻的腿脚越来越不利索,生活起居已不能完全自理,虽然有时会叫家政服务人员帮忙洗衣、打扫,但烧菜煮饭还得自己动手。“平时烧一顿,我们要吃上好几餐,大多数时间我们就简单应付一下,以后,我们可以天天吃上可口的午餐了。”提起志愿者送餐服务,沈再文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

  从今年9月1日起,海洲街道民政办向辖区内年龄在70周岁以上、空巢并且自我生活照料有困难的老年人以及重度残疾人推出了有偿助餐服务,即午餐时间只需在家等着,会有专人将饭菜端到面前。当天,有32名老人享受了这项服务。

  “现在我们主要依托街道敬老院的食堂,每天给老人烹调可口新鲜的饭菜,同时安排了6名送餐志愿者,让老人们吃得及时、吃得舒心。”海洲街道民政办主任曹建萍介绍,由于街道人力有限,完成送餐服务还要依靠社区和社区志愿者。目前街道在每个社区都设有就餐点,如果老人需要送到家中,则由社区发动志愿者送餐。

  无论是政府普惠式服务,还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各种服务项目千丝万缕,最终汇聚到社区。在庞大的服务内容中,海洲街道的送餐服务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实践路径】

  破解便民利民惠民的

  社区命题

  让人人尽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千家万户沐浴现代文明的阳光,作为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政府服务与管理的基石、百姓生活与休闲的依托,社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社会转型发展中,其强大的服务张力和核心凝聚力,已经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留给人们更多更美的猜想。

  短短十几年间,嘉兴以服务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一曲激情四射的社区建设篇章,为政府打通了服务延伸的血脉,为居民打开了一扇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作为嘉兴唯一的全省社区建设的实验单位,秀洲区新城街道率先实践,为全省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0年,社区建设开始在全市面上铺开,拉开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大幕。从此,各地开展了居委会规模调整,进行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逐步被市民了解和接受。从此,社区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用房,有了自己的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

  本世纪初,嘉兴经济进入快速扩张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顺势而为的政府转型开始引领着社区由管理为主转向服务为本。如何有效提升政府延伸服务的效率,减少居民办事中遇到的社区干部人难找、办个事情来回跑的问题,成为各地探索实践的重要命题。2006年,海宁市先行试点并随后在海宁全市铺开的“一站式”服务,为这一命题找到了答案。社区干部集中办公、各类服务项目一个平台办理,这种做法随后被复制到全市各地。

  在此前后,嘉兴的社区建设进入一个强化服务的历史阶段。为了满足政府延伸服务项目的扩展、居民日益增长的便民需求,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嘉兴社区用房大规模扩张,居民活动中心在各地兴起,社区配套建设在全省领先。目前,全市357个城市社区用房全部超过了省定350平方米的标准。

  统筹城乡发展、善待外来居民,考验着一个地区的融合度和包容度。2007年,平湖市、南湖区成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区)”。两市(区)根据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引入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大力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五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场所”的农村社区服务架构。2008年,农村社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目前,全市806个行政村中,已有765个村建成了“五室三站两栏两场所一大厅一个公共上网点一超市”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与此同时,随着全国首个地级市新居民事务局的成立,服务新居民的组织迅速延伸至各个城乡社区,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开始尽情享受着嘉兴带来的温暖。

  在社区承担大量事务类服务的同时,嘉兴在便民利民的探索中又辟新径。一条与社区息息相关,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96345便民服务热线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的“连心线”。在仅仅8年的时间里,已经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并从街道向镇、村延伸,市本级已在去年底实现各镇、村的全覆盖。海宁市、平湖市已延伸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建制村,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求助网络,服务范围几乎涵盖了市民所有的生活服务需求,服务满意率达到99.8%,并将成为全省社区服务的品牌标准。

  96345服务模式,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中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形成了立体多元的服务架构,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依托96345服务热线,嘉兴还把政府普惠式服务与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做到有机结合,在针对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老人通过与96345连接的“一键通”,可以在家中享受买菜、洗衣、保洁等政府购买式服务。

  社区是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演兵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对社区事务的直接管理,是国家法律赋予居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也是社区事业兴旺发达的表现。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活力、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建设的源泉,同样标志着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关爱。

  2008年,嘉兴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换届选举,统一时间,统一程序,统一要求,当年社区党组织“公推直选”率达到了50%,社区居委会“自荐直选”率为33%。今年全市第二届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统一换届于5月底全部结束,全市有74.6%的社区居委会采取“自荐直选”方式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子。通过选举,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提高了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作责任感,搭建了居民自治的有效平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激发的是干部的责任意识,唤起的是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树起的是社区的公信力。

  十几年风雨砥砺。嘉兴在创新实践中,逐步完成了社区基础建设的历史使命,明晰了社区建设的角色定位,构筑起社区服务的立体架构。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成为摆在嘉兴面前的崭新课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社区建设中导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以社区为基、“三社”互动的探索,正把社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点睛】

  社区建设急需转型提升

  从管理到服务,从加强服务到深化服务,嘉兴的社区建设在顺应时代需求中实现了一次次的完美转型,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辐射、上达民情民意诉求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跨入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基层民主的发展、市民素养的提高,社区的任务必将越来越繁重,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责任越来越重大。社区建设跨入一个新的转型提升的新阶段,传统行政化运作模式也面临着向社会化转型的迫切要求。

  新时期下,要实现社区转型,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小政府、大社会”,需要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注入新的理念,在加强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壮大社团组织和社工队伍,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社区转型,需要政府和广大社区干部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行政化的手段。社区转型,也需要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提升居民的融入度和参与度。社区转型,还需要全社会对社区建设的关心、支持和广泛参与。通过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真正使社区成为融合政府、社会与居民三方力量,实现三方高效对接的“互通”。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余延青 通讯员 朱文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考”临近 对城建“短板”进行大整改
·嘉兴市“打四黑除四害”行动全面铺开 警方请群众积极举报
·环嘉兴港大通关系统为浙企增辟出海口 嘉兴港成腹地外贸企业始发港
·4人获"嘉兴市荣誉市民"9位外国专家获"南湖友谊奖" 中秋招待宴会举行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