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区域品牌的核心影响力,也是扩大百姓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在培育发展大企业方面,我市取得了长足进步,大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50亿元的企业数量正在逐步增加,然而放眼中国、审视全省,我们的差距依然很大,能入选全国500强的嘉兴企业依然屈指可数。
知差距而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大企业倍增”计划,寻求在大企业数量和质量上的进一步突破。如何将这一计划落到实处,未来嘉兴企业发展的方向何在,政府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为企业营造环境?近日,在一场全市大企业座谈会上,企业和部门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围绕“大企业倍增”,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合力共进的局面正逐渐形成。
“十二五”倍增
企业办法多
共有16家大企业出席此次座谈会,其中既有行业领军企业,改制成功的典范企业,也有品牌经营的佼佼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等。论及“十二五”如何做优做强,各家企业都有具体规划,但记者发现,其中有几条路径,是许多大企业的共同选择。
首先是“走出去”发展。对此,有些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有些企业正在规划。“先建市场,后建工厂。”全球玻璃纤维制造业巨头——巨石集团总裁张毓强这样描述巨石的“走出去”战略部署。从利用国外的市场、资金发展到利用国外的资源,目前巨石集团已经在埃及、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地方收购矿山,建立工厂。在此基础上,集团提出“十二五”期间保持全球产能第一的规划目标。
实力强大的桐昆集团和天通股份也将“走出去”写进了集团的“十二五”规划。其中,桐昆集团计划将“十二五”期间的100亿元投资中的三成用于在苏北上马新项目,天通则打算将海宁产能的四分之三转移到安徽继续发展。
其次,通过上市、并购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也成为不少大企业增加自身砝码的有力手段。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天通股份较早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十二五”期间,该集团又打算在南湖区建设孵化产业园。而景兴纸业也将目光投向新兴产业领域中的优质企业。目前,景兴已在平湖投资一家单晶硅生产企业,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景兴的资本运作步伐还会迈得更大。
此外,企业家们还提到了“十二五”期间,将选择产品的差异化发展路线以及提升自身技术优势,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发展有共识,对困难,企业家们也有着相同的感受。大家纷纷认为,资源要素制约,尤其是土地资源紧缺,将是一段时期内无法突破的难题,而“十二五”期间不断增强的节能减排压力,也会对企业尤其是一些能耗大户带来不小的压力。
“十二五”倍增企业信心足
虽然发展面临不少制约,但是在座谈会上,各家企业依然对未来的发展表现出十足的信心。
信心来源于何处?首先是“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打下的扎实基础。数据显示,这16家企业,去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6%,实现销售收入530多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10.8%,龙头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比如,我市工业经济的“大哥大”桐昆集团,曾连续10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以雄厚的实力为基础,桐昆提出“未来5年,销售额倍增到500亿元,力争实现600亿元”的目标;而转型成功的后起之秀雅莹公司也在销售年均增长40%、全国知名度日益提高的基础上,信心满满地准备进军美容、百货领域,打造庞大的时尚集团;再比如,新风鸣集团经过多年的规模扩张和稳健发展,今年销售收入也将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除了一些老牌的大企业之外,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一批新兴战略性行业内的企业,也对未来的发展十分看好。生产丁基橡胶的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去年10月才正式投产,但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9亿元,预计全年可以达到20亿元,而位于独山港区的新生产基地也将在2013年投产,届时公司销售将再迈上一个新台阶;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打算通过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销售收入的倍增。
此外,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也给企业家们的信心又加了一把火。“十二五”期间,我市提出“三大倍增计划”,“大企业倍增”计划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为进一步把“大企业倍增”计划落到实处,今年市经信委组织精干人员,对全市工业系统“十二五”时期拟培育的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还重点走访了拟培育的21家百亿企业,并先后赴温州、绍兴等地取经,从而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扶持政策。在调研基础上,结合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地税局)等多个部门的意见,我市最终形成《嘉兴市大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意见》,并已于近日正式出台。
对年销售收入首次超10亿元和100亿元并且地方财政贡献实绩比上年度增长不低于10%的企业经营团队,在首次达标次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和100万元;对成功上市的市本级企业,给予最高奖励500万元……一系列扶持政策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东风。
“十二五”倍增还需要更多合力
作为市场主体,对于“十二五”的倍增发展,企业有信心、有办法至关重要。但如何破解一些共性的难题,如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抱团”实现区域经济的做大做强,形成合力就显得不可或缺。
“十二五”期间,嘉兴要最终实现“培育10家销售收入达百亿元龙头企业、100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骨干企业”的倍增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合力,还需要政府多个部门之间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对于这一点,座谈会上,企业家们和各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达成了共识。
嘉兴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尤源提出,我市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已有十多年历史,近年来电子通讯产业又迅猛崛起,还引进了手机终端生产的龙头企业,物联网技术也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如果能在政府引导下,通过资本纽带,把相关企业组织、整合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那么未来进军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嘉兴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大的话语权。又比如,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许多企业家都提出希望政府给予更大支持。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精英引领计划”,吸引了不少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为不少企业解决了人才问题。下一步,企业家们希望对于企业直接引进外籍技术人才,政府也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为他们创造更为便捷的生活环境。
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还是在资源整合上,大企业都是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典范,对于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来说,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座谈会上,市委书记李卫宁表示,进一步优化大企业发展环境,党委政府责无旁贷。接下去,我市就将开展“服务企业百日活动”,深入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送信息,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现实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