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到基层去寻找最美丽的风景 带回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的新闻报道

2011年9月1日 08:16 [ ] [打印]

  自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市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们带着思考,怀着感情,纷纷奔赴基层一线。他们到工矿企业去探寻“嘉兴制造”的奥秘,到乡镇农村去解码“和谐嘉兴”的基因,到产学研基地去倾听“科教兴市”的脉动,这些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的新闻报道,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就能收获什么样的营养,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党的新闻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从邵飘萍、范长江到穆青,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心心相印,真实、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历来是中国新闻界的传统,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广阔大地、扎根基层一线,新闻报道才能汲取充足养分,新闻“大厦”才能固本强基。

  意气风发的嘉兴,正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奋力前行。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更应当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到基层,接地气,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在感情上与民众贴得更近,才能写出有灵气、有生气、有才气,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新闻作品。这是新闻工作者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更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当年轻的记者、编辑发扬“靠双脚跑新闻”的精神,在生动的实践中体察伟大时代的变迁,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走基层”是蜻蜓点水,还是真正沉到下面?是走马观花,还是带着真情融入其中?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走基层”不能走过场,而要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带着感情深入到群众中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做到带着问题和政策沉下去,带着民心和民意浮上来。这样的“走基层”才能真正知民情、晓民意、暖民心。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让我们走出高楼大厦,到改革开放前沿去,到普通民众中间去,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报道内涵,用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用更有亲和力、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新闻报道,书写嘉兴最动人的时代华章。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新华网评:公众人物的微博不应失去“边界”应成为平等对话的平台
·刘翔的大气是一块更可贵的金牌 其言行举止符合民众对运动员的期待
·靠什么实现农民的“文化小康”?农村的舞台需用文化活动去占领
·新华网评:铲除网络谣言之毒须加大打击力度 彻底铲除谣言的土壤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