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近期推出了“欢乐平湖、文化走亲”活动。何谓“文化走亲”?即一方把自身的特色文化活动搬到另一方的舞台上,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们你来我往,互相游走于各个乡镇(街道)之间,本地的农民们不用出远门,就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乡镇的文化节目。文化活动组织形式不断出新,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有的“文化走亲”活动吸引了上千的观众,同时也壮大了民间文艺团体,平湖市登记在册的业余文艺团队已有147支,共2828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今已是家喻户晓。我们以往所说的“奔小康”,更多指的是物质生活层面。如今农民的收入在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滋润,不过,这“全面小康”的概念,就不仅是吃、穿、住、行,并非钱袋子满了就行了,即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还应包括文化产品丰富。否则,只有物质,缺了文化这条“腿”,这样的农村即使富得流油,也谈不上“全面小康”。富裕起来的农民,没有好的文化消费来放松身心,没有好的文化活动来充实精神,这样的农民也就很难有多少文化素养与文明行为。有一些农民把时间和金钱耗费在打牌、酗酒上,伤了家庭和谐,坏了社会风气。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活动少,“文化下乡”之类的活动,就是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但是,这种临时性的文化“输血”,只能解一时之渴,却难以满足长期之需。农民的文化生活要“奔小康”,需要政府、社会正确引导,积极搭台,平湖“文化走亲”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乡镇的特色文化节目互相交流,既让老百姓欣赏到更多的特色节目,也充分挖掘了本土文化资源,还培育了大量的文化演出团体,壮大了文化队伍。其实,正像物质层面的“小康”需要依靠农民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样,农民的“文化小康”最终也要靠他们的积极参与,靠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来实现。
农村的舞台需要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去占领,不然,黄赌毒就会来占领,农村的精神文化阵地就会失守。如何为农民提供数量更多、品种更丰富、质量更高的文化产品,确实要动一番脑筋,既能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获得真正的文化方面的实惠,又适合农村的特点形成长效机制,这种既务实又创新的文化活动组织形式,自然会受到农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