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活动邀请他们参加,社区图书室全天向他们开放,还有特设的心理辅导课……
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总人口中,外来新居民占大半。每到暑假,对于往返城乡之间的“流动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来说,回老家还是留在城市是个两难选择。为了让更多的“小候鸟”和留守儿童过上开心、安全、有意义的暑假,今年区内各社区精心组织暑期活动,邀请新居民子女进入社区“暑期大课堂”成为新主角。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不仅解决了新居民家长的后顾之忧,也帮助“流动儿童”消除了陌生感,更快更好地融入了这座城市。
外来“小候鸟”
飞入“暑期大课堂”
昌盛社区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聚集了大量的新居民。暑假里,这些新居民子女往往都处于“放羊”的状态。白天,他们或者独自在家,或者挂着钥匙在附近游荡。小区附近的一些小作坊、菜市场、小花园往往成为新居民子女的“游乐场”,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与往年相比,今年昌盛社区在策划暑期活动时,早早就考虑将新居民子女“收编”进来。“以前搞活动时,社区干部看到新居民子女在小区玩,就临时叫他们来参加,有几个算几个;而现在,我们组织的暑期活动中三分之一都是这些暑期飞来的‘小候鸟’。”昌盛社区党支部书记顾芬芬告诉记者,今年7月初,社区就通过手机短信、电子大屏幕和宣传栏把暑期活动安排公布出去了。由于宣传到位,每次活动都吸引了大量的新居民子女参加。
“原先整天没人管,在外面乱逛。现在好了,每天有半天时间在社区,不仅能学到东西,还能跟好多小朋友一起玩,自己开心,爸爸妈妈也放心!”据悉,自从暑假开始,各街道活动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都免费向新居民孩子开放。社区的健身房和乒乓活动室也成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在这里新居民子女和本地孩子一起运动、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社区暑期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新居民子女融入社区成为社区的“小主人”。
暑期活动
成为社区“必修课”
前不久,塘汇街道茶香坊社区活动室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制作大赛,大赛主题是“动动巧手、变废为宝”,30多名来自社区的新居民子女和本地孩子一起参加了比赛。废弃的泡沫板、产品包装盒、饮料瓶、冰棍棒、用完的水笔笔芯……这些看来毫无用处的废品在孩子们一双双巧手的精心改造下,摇身一变,成了各种各样活泼有趣的手工艺品。
“每次活动新居民子女和本地孩子都挤满了活动室,人数都在三四十人以上,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我们很欣慰。”顾芬芬说。
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讲,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无疑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尽心尽力考虑如何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创新活动,寓教于乐,使社区暑期活动能保持新颖、保证参与度。“这些年,社区举办暑期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了一种模式。”阳光社区居委会主任沈逸君说,“早在暑假来临之前,我们就做好了活动策划书。”
记者看到,文体趣味游戏、读书会、才艺展示表演、手绘环保袋、剪纸、创意画、参观自来水厂、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乎每个社区策划的暑期活动都有十几项,这些活动从7月初开始贯穿整个暑假,基本每周都有一至两个活动。不少社区还专门为新居民子女“量身定制”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居家、消防、交通、饮食安全知识培训班,为孩子讲解如何预防溺水、如何科学使用家用电器、如何安全出行,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