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宁市水月亭小区的信息栏里,一张题为“考察对象公示”的粉红色纸分外惹眼,居住在该小区的一名考察对象的姓名赫然在上,公示单落款为“海宁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考察组”,并公布有海宁市委组织部以及干部考察组的电话。小区的住户议论着,考察对象在单位内部公示比较常见,贴到小区的信息栏里公示还是头一次看到。而这正是海宁市对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实施全面考德的一项探索。
官德考核关注“8小时外”
“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才上,更多的是出在德上。”海宁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董国平说,从平时掌握到的情况看,一些干部“8小时内”与“8小时外”的表现存在“两张皮”现象,将考察的镜子搬到“8小时外”,才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干部的“德”。
据介绍,海宁干部考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要真正把干部的德考准、考实,难度很大。”海宁市委组织部有关人士坦言。对此,海宁市委组织部采用了六种方法考德,分别是个人述德、同事评德、社区访德、家庭察德、部门询德和综合议德。这其中,“社区访德”是海宁市首次将干部考核的视角投进“8小时外”的一次尝试。
“‘8小时外’考核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张贴公示,听取群众意见反映;另外一种是通过走访小区物管人员、街坊邻里、小组长、楼道长等了解情况。”董国平说。
采访中,除小区信息栏张贴的“考察对象公示”外,记者还看到一张“考察对象居住小区民意调查表”,上面设置了一些很具生活味儿的问题,如“该业主停车等公共秩序遵守情况是否满意”、“该业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是否满意”等8个问题,同时还设置了6个情况确认项,包括“常有人在门卫托送物品”、“邻里关系不和谐”、“夫妻关系不和睦”、“赡养父母不到位”等6项。
据了解,这些干部“8小时外”的考核情况,将最终整理列入综合议德项目内,由此得出干部德的考察结论,并以量化的形式形成干部德行分,此项内容占到考察组评价分的30%。
“8小时外”的官德问邻里
谈及“8小时外”考察干部的初衷,海宁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一方面是群众对于一些“两张皮”干部比较反感,再者通过对干部“8小时外”的考察,更能真实反映出干部的德行。“下班后长期表现不好,怎么能指望上班时发挥正常呢?”
而要全面了解干部德行,干部生活圈中接触最多的人群无疑最有发言权,这包括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小区物管人员等。为此,在今年的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考察工作中,海宁市委组织部专门就干部德的考察作了研究,扩大了考察对象的公示范围,拓展了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一位考察组成员对记者说:“通过走访小区,能听出一些具体而且鲜活的事例,对干部德的分析较有价值。”
“8小时外”考德震撼人心
“8小时外”考德有着无形的力量。“这次对干部德进行全面考察的方式,确实比较新颖,出乎我的意料。在看到小区公示后,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自己以前对社区工作虽能配合,但不太主动,会不会减分?以后在这方面可要注意了。”一名考察对象如是说。
海宁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顾炳甫认为,“8小时外”考德是海宁市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进而促进海宁市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将起到积极作用,这种做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