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现在是黄灯,等绿灯时我们再过马路吧!”“爸爸,重新停一下车吧,这里越线了。”在2011年嘉兴的街头巷尾,这样的场景常常出现。虽然只是些孩童或少年,他们却以这座城市未来主人的身份坚守文明的每一处细节、弘扬文明的每一个规则。
当几岁的小朋友攥紧一张糖果纸,蹒跚着寻找垃圾桶时,文明的萌芽正在滋生;当十几岁的中学生捧着一本笔记本,自觉为城市家园“挑刺”时,创建的活力正在展现。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在嘉兴,一个个年轻的“文明使者”为这座城市注入最新鲜的血液,激发最蓬勃的活力。
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在嘉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学生扩展至家庭,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网络作用,以国学经典诵读、阅读伴我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春泥计划”等多个载体为依托,嘉兴在关爱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创建中拥抱城市未来。
国学经典诵读
在陶冶中培养道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自2010年3月起,在嘉兴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在丝丝管弦、悠悠古乐中,时而清脆悦耳、时而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始终在回荡。
在常规教育中探索新的形式和途径,国学经典诵读是嘉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全市各中小学将经典教育与语文、历史、音乐等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读报课等开展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让经典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朗诵荡气回肠,吟唱优美动听,书法矫若惊龙。6月12日,走进嘉兴市实验小学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便看到了这雅致的一幕。深有感悟的他欣然题词“半亩方塘、万里风华”,并殷切寄语广大学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将来。”
在嘉兴,以市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为首批试点,通过多层次推进、多学科联动、多途径开展、多功能拓展、多人群参与的形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蓬勃开展着。将红色文化和经典文化相结合,秀州中学挑选毛泽东诗词供学生阅读,市实验小学编排演绎了红色经典诗《南湖菱花开》;为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秀洲区油车港实验小学以“孝敬教育”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嘉善第二高级中学以忠孝诚信教育学生。
阅读伴我成长
在书写中提升思想
“在阅读中,我看到了更宽更广的世界,找到了读书的快乐和幸福。”4月26日,在第三届“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秀洲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徐央开心地说。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彩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自2009年5月起,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新华书店,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小学生“阅读伴我成长”暑期读书活动。
近百种不同种类的书籍被推荐给广大中小学生。全市400多所学校的40多万学生通过自己购买、同学互换、图书馆借阅等多种方式阅读推荐书目。锻炼写作能力的“读好书写感想”征文比赛、锻炼演讲能力的“快乐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也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开展起来。
与此同时,特别开出的“家庭教育”类推荐书目,邀请家长与孩子一同阅读,学习家庭教育方法,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讲述我家的读书故事”、展示家庭藏书成果与读书成果、分享“我家最喜爱的十本书”等一系列亲子互动活动也在进行中。
“以前老担心孩子在暑期里看太多电视、玩太多游戏。现在有了这个活动,孩子看书的时间多了,看书的积极性也高了。”“从开学后学生上交的阅读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他们阅读的乐趣。在心灵的启迪中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不少老师、家长纷纷表示。
乡村学校少年宫
在活动中感受文明
踢一场足球赛、上一堂舞蹈课、做一次互动游戏……近日,随着暑期的到来,在秀洲区,面向农村未成年人而建的1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试点正式启动。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教学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科学、艺术、体育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道德宣教、文艺培训、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里,充分利用现有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与音乐室、舞蹈室、书画室等场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活动精彩纷呈。英语班、绘画班、电脑班等兴趣班更以免费形式为广大农村孩子带来意外的惊喜。
与此同时,通过队伍组建社会化、阵地建设特色化、规划运作制度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经费投入多元化等“五化”措施,自2008年在全省实施的“春泥计划”在嘉兴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全市实施“春泥计划”的行政村已达815个。
作为一项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称心、社会安心的“四心”工程,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春泥计划”积极引导着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养成,稳步推进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移动科技馆进校园、少儿艺术进社区进农村等“十项实事”工程正在实施。在心理辅导教育上,嘉兴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中心与分中心相继成立,形成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网络体系。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民族兴。在关爱未成年人的阳光中拥抱城市未来,一个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层次的立体网络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势,推进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引导青少年迈入健康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