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荣膺“中国最佳传统文化传承节庆”,记者日前看到一张金光闪闪的荣誉证书。这是继“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后,秀洲农民画荣获的第五项“国字号”荣誉。
诞生于1983年的秀洲农民画,发展历程不足30年,却已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全区累计创作农民画作品3000多幅,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类画展,获奖200多次,14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浙江省群艺馆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并在14个国家展览过,引来无数“粉丝”。
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富有风俗情趣的乡土绘画作品为何风靡海内外?这背后既有政府常年不懈的推动,也离不开一代代草根农民画画家的奋斗。
对秀洲农民画发展有利的硬件设施建设,区委、区政府从来都不吝啬。目前正在抓紧施工中的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新址仅基建投资就达3400万元,占地38亩,使用面积12000平方米,建成后将为农民画作品提供更宽敞、更现代化的“家园”。
任何一项艺术能够发展壮大,“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一直以来,秀洲区非常重视农民画骨干队伍建设。通过每年举办全区性的农民画、农民版画和儿童农民画培训班,不断扩大创作者队伍。全区常年坚持作画的创作骨干有60多名,包括农民画作者、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区文化站干部等。全区相继建立了26个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吸收中小学生学绘画。在日前开展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中,农民画培训班的教室内座无虚席,10多岁的孩子们跟着老画家认真学习构图。
为给秀洲农民画注入新的活力,开发衍生产品、开拓创意文化产业成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经过加工后的农民画“走上”帽子、鞋子、雨伞、杯子、丝巾、折扇等生活用品,且取得良好视觉效果。2009年11月,在我市优秀旅游商品评选活动中,秀洲农民画、农民画丝巾、农民画帽子、农民画手绘鞋组成的“四件套”,以其独特魅力被评为“最佳创意奖”。此后,秀洲农民画又尝试与市区梅湾街上的陶瓷吧合作,将其印在陶瓷上,成为富有“秀洲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同时,又与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生产了一批色彩鲜艳的农民画丝巾,受到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