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海宁市质监部门最近要求该市18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于本月15日前建立内部责任网络,除了对不规范问题逐一自查自纠、并对使用的添加剂备案外,还创新提出企业使用原辅料也须备案。
“瘦肉精”尘埃未落,“染色馒头”、“牛肉膏”就接踵而至,而近期的“塑化剂事件”更是震动了海峡两岸。纵观最近一段时期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大多与添加剂密切相关,乃至今日,添加剂俨然成了不少市民眼中的“洪水猛兽”。
以“塑化剂”危机为例,问题的发现纯属偶然,但一些黑心厂商作恶数十年却未被发现,就与食品监管的漏洞不无关系了。至少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常规检验都还没有塑化剂这个项目。对于众多不明真相的市民而言,在事情没有完全水落石出之前,只能选择减少或拒绝消费问题产品与疑似食品。
海宁能够迅速发起一场严打添加剂滥用的战役,显示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标志着应对食品安全危机效率的提升。以往“民不举、官不究”的消极态度,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一旦遇到问题,监察部门会让企业本身进行自查,将违规产品下架。但有些问题企业就像老鼠一样,风声紧的时候,缩回洞里,风声不紧的时候,又重出江湖,把应该销毁的产品保留下来,继续使用。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统一排查,集体销毁,不给企业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不必讳言,不少论者提出,食品安全最终还要依靠生产厂商的道德自律。诚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完全靠生产厂商道德自律只能是一种空想。无数事实可以证明,外部的监管,至少就目前而言,还是促进食品安全最直接的方法。重典治乱的思维对目前的食品安全领域还是适用的。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添加剂中,有时有毒物质也会出现在原料、辅料里。据统计,海宁市现有180多家企业生产食品时需使用添加剂。海宁市要求这些食品生产企业到质监部门除了备案添加剂使用,还要备案原辅料,等于多买一份保险,多一份安全。真的希望接下来,嘉兴全市从上到下,各有关部门都能切实全面排查,不留死角,最终让民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