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维尔生物乳制品公司是该省已经通过审核的12家乳制品企业之一,图为该公司的检测员在取样检测牛奶中的重金属含量。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严密监测风险防食品安全隐患于未然
做好风险监测工作是许多地方加强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北京,全市设立了3000个风险监测点,建立了包括3000余种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数据库,对110家国内外食品相关组织、媒体发布的线索进行监测,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加强抽检控制。
浙江省从2000年开始就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监测,2010年又将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纳入监测计划。通过10余年的连续监测,浙江初步积累了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分布、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水平等基础数据。如对油条铝含量超标问题,有关部门在加强监测的同时,还积极探索研制出了无铝油条新配方,有效解决了油条含铝超标问题。
江苏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畜禽屠宰监管信息系统、肉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在部分省辖市投入使用,建成覆盖市、县的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点,基本形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框架。
作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大省,广东省依托当地食品安全网的技术平台,收集、整合各地、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加强监管部门与公众的沟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切实加强基础性工作构建长效机制
江苏省加快地方立法推动食品安全,目前,《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二审,将于近期颁布实施。同时,北京也修订了《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加大对向食品中违法添加化学物质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工作中构建的长效机制纳入法制轨道。
此外,各地还着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北京市建立了49个部门联网的食品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归集、公布食品经营者的信用信息。对纳入“黑名单”的企业限制在京投资,相关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制”的有力约束。
山东省督促行业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教育,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并要求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在醒目位置张贴法人代表签名的食品安全承诺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前,全省各监管部门正组织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在北京,当地还着手完善责任体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管理责任以及部门和属地监管责任,实施非法添加物责任倒查,同时还制定了考核评价办法,将工作成效纳入部门、区县政府绩效和领导班子考核,对未完成整顿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