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老态龙钟的栅堰公园“整容” 封闭施工约4个月,附近居民请配合

2011年4月21日 08:28 [ ] [打印]

  作为市区的一个老公园,栅堰公园承载了太多老嘉兴人的回忆,但随着近年来嘉兴的飞速发展,公园陈旧的公共设施和功能布局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周围居民的需求,因此市建委园林市政局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在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里,该公园将进行封闭施工,力求打造一个生态型、满足功能要求的精品公园。

  

  公园利用率很高

  栅堰公园位于洪兴路与洪声路交界处北侧,与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融为一体,总面积约15700平方米,其中公园面积约11200平方米。公园四周基本上都是老的居民小区,公园的人流量非常大,而且绝大多数为老人和小孩,利用率很高。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栅堰公园看到,数十位老人正坐在公园中央水池边的长廊里休息,有聊天的,有弹奏乐器的,有高声歌唱的,好不惬意。“自从公园建成后,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逛逛。不过,它现在和我一样,都老了。”今年78岁的李奶奶就住在公园附近,退休后除了家里,这里是她呆得最多的地方。

  上午来打打太极拳,下午晒晒太阳聊聊天,傍晚带着孩子来这里嬉戏……可以说,栅堰公园已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打造精品公园

  据了解,栅堰公园建成于1995年前后,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进行过大整修。市建委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前期的踏看及访问,他们发现公园存在着不少问题:道路铺装破损严重,多处有积水现象;园林建筑小品破坏较严重,并且缺少一定的休息场所和遮阳避雨建筑;配套服务设施不足,休息坐椅、垃圾箱少;公园道路系统不够清晰,局部安全性和无障碍通道考虑不足;原有草坪老化及践踏现象较为严重,植物管养粗放。

  该负责人表示,栅堰公园不仅有很明显的妇幼儿童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社区公园特点,因此在改造设计中将以“绿色、交流、活动”为主题,充分体现童趣,同时注重功能布局的整合和梳理,打造一个生态型、满足功能要求的精品公园。

  

  设计6个景观节点

  记者了解到,由于栅堰公园面积相对较小,而且儿童出行与老年人的活动是相互依托的关系,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对功能布局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在改造方案中,设计了6个景观节点,分别是炫彩广场、温馨童年、七彩树语、鱼嘬花趣、阳光草坪、康乐怡情。

  原主入口区域的水池及小品因破损、景观效果不佳将被拆除,对主入口进行梳理打开整个区域,原有大门保留,外立面以黄锈色花岗岩贴面处理,在其上标明“栅堰公园”名牌。施工人员将在公园中心活动场地种植大榉树形成林荫式活动空间,设置一组亭廊,这样既在形式上分割了活动场地,又能很好地兼顾老人休息和照看小孩的功能。在场地东南角,还将以马赛克铺设出一些童话主题故事的图案和一些旧时经典的儿童游戏场景,如跳房子、跳皮筋、折纸飞机等,唤起成人温馨的童年记忆。拆除公园东面的围墙,打开此区域,增加一个次入口。另外,从公园的整体景观考虑,对原有的水体保留,但进行减小处理,从原来的830平方米减小为390平方米,同时结合水体的改造,在其附近整合成一块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阳光草坪,让儿童可以在此蹒跚学步、捉虫扑蝶。健身区域内的3个伞形建筑将被拆除,增设较大的场地放置健身器材,使其成为公园一处集中的健身场所。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赵天斌 通讯员 李雅锋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七一广场荡起青春激情 嘉兴将开辟千亩“青年长征纪念林”
·公积金“认房认贷”标准“靴子落地” 新规从本月25日起开始执行
·“水乡花园·温泉大云” 嘉善大云生态旅游暨花乡艺术节昨开幕
·投资项目411个 年度投资86亿元 2011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排定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