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时常被看作一个持有二等车厢车票却坐着头等车厢的国家。这意味着,它时常需要在国际上有“超实力发挥”的表现,包括偶尔还会有一些“过激”、“惊人”的举动。
从爱丽舍宫隆重欢迎卡扎菲访问到率先承认利比亚反对派、成为第一个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的国家,法国的表现的确有点“惊人”。竭力推动国际社会支持干预、促成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巴黎做出打与不打以及如何打的决定等等,一场利比亚危机让法国瞬间成了世界舞台上一个中心角色。法国为此给出的理由是利比亚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重大“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有责任进行阻止。
然而,真正的原因比所谓“人道主义干预说”要复杂得多。来自美国的一份分析认为,法国之所以这么“挑头”,一方面因为利比亚是一个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和军火消费国;另一方面则与其国内政治和欧盟内部利益自保有重要关系。从法国国内政治看具有两大动机,一是对其当初错误应对所谓的阿拉伯世界高涨的民主浪潮进行补偿,二是萨科齐希望借咄咄逼人的外交行动来赢得或保持其在国内的支持率。而在欧盟内部,法国希望扭转自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以来德国在欧盟内一家独大的局面,借此向欧洲尤其是德国表明,法国仍然主导着欧洲大陆的外交和军事事务。如果欧洲想作为一个强大实体被全球认真对待的话,那么它就需要法国的军力支持。
1956年,法国与英国共同发动了具有重大影响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然而这场失败的战争极大削弱了法国声音,重振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就成为历届政府的要务。戴高乐曾直言,法国不伟大,就不是法国。至今很多法国人仍将此信条视为对法国的定位。为了保持“伟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我们屡次看到显著特色的“法国现象”。眼下法国同时卷入利比亚、科特迪瓦、阿富汗三场战争,就是“法国现象”的一次集中反映。
法国外交常常以“特立独行”为特征,尤其是二战后世界出现的美苏对峙局面,为法国提供了宝贵的活动空间。冷战结束后法国外交一度消沉,因为可供法国“单挑”的机会少了很多。法国日益认识到,“独行”要有资本,“法国现象”需要欧盟作依托。于是,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常常呈现“两张面孔”:一个是仍想抓住一切机会“单打独斗”的法国,另一个则是极力推动欧盟建设的法国。多年来,法国在欧洲一体化,尤其是“政治欧洲”、“防务欧洲”的建设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2008年法国以欧盟轮值主席国身份成功调解俄格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国背后有全体欧盟成员国的支持。在这次对利比亚实施的军事打击中,法国在拉住英国的同时,还说动美国,组成了西方多国联盟。
世事沧桑,“法国现象”又有了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