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令人振奋,想不到实际运作一年多时间,嘉兴的社会工作发展这么快!”在日前市委社工委召开的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一直参与并见证嘉兴社会工作开展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朱眉华发出这样的感慨。
一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嘉兴市所有镇(街道)和1223个城乡社区均已配备了社区社会事务工作者队伍,已建各类专业社工服务机构72个,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达到了5000多人。通过调动社区、社团、社工等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一个“党政主导推动、‘三社’互动发展、社工志愿者联动共进”的社会工作新格局已在嘉兴基本形成,系统化改革、专业化运作和规范化保障,较好地破解了社会工作体制落后、力量分散、人才紧缺等难题。
对嘉兴市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做法,省委书记赵洪祝日前作出批示:“嘉兴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三化’破解‘三难’,取得了明显成效,请继续深入探索实践,进一步加强社区、社团、社工建设,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犹如形态各异的细胞,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去年2月,市委、市政府率先推出举措,成为全省首个出台“三社”建设文件的地市。这个“1+X”制度体系,涉及社工职称设置及薪酬、教育培训、财政支持、岗位设置等多个方面。“这些文件的出台,一举打破了原先的‘政府办、政府管’的社会工作体制框架,系统化改革破解了社会工作体制落后的难题。”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阳光家庭’已为101个单亲家庭建档,参与活动的超千人,一些被帮助者不仅自己走出了阴霾,还主动帮助其他单亲妈妈……”“通过3个月的跟踪服务,‘小萝卜头’重新叫妈妈了……”在上周“阳光家庭”、“彩虹”等5个社会工作室进行的公益服务项目成果展示汇报会上,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感动了与会的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朱眉华教授感慨地说,尽管嘉兴市的社会工作比上海等大城市起步晚,但起点高,基础非常扎实,发展势头很快。
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成立全省首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嘉兴市在搭建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的同时,与浙江工商大学、浦东新区社工协会等分别建立了嘉兴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以及市社工实习基地、社工实务培训基地、社工教育培训基地,通过“一中心三基地”推动专业社工队伍在质和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以政府购买形式,鼓励社工服务机构开展社区矫正、居家养老、残疾人照料等领域的专业社工服务,从而形成了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的良好局面。
去年,嘉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被录入全省创新型经验工作汇编,将在全省得到推广。市民政局局长、市委社工办主任赵建明介绍,根据我市中长期创业创新型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到2015年和2020年,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将分别达到1万人和1.5万人,形成一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