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30年前,嘉兴市中心城区仅有2.5平方公里,但如今已扩展至150平方公里。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也带来了地名的变迁。
嘉兴目前公认的土地面积是3915平方公里,实际上是否真是这个数字?哪些路、街已随城市建设而消失,但名字仍没处理?不同地点但名字相同的“孪生”地名又有多少……借助先进的勘察设备和技术,本月全面展开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将使这些谜团一一解开。
1981年嘉兴曾进行过首次地名普查
“时隔30年,嘉兴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为弥补当时普查的不足,这次地名普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蒋海莹表示。
1981年,我市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地名普查,通过那次普查和普查中的标准化数据处理,基本摸清了全市地名的底数和基本情况,获得了丰富而宝贵的地名档案资料,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捷、及时、规范的服务。但那次地名普查距今已有30年,间隔时间长、地名信息变化大,加之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地名普查还不够全面,信息遗漏较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陆续开展了一些地名补查和更新,但随着城乡统筹以及市域一体化后新市镇、新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地名资料补查更新工作仍没有全覆盖,很多地方地名仍有遗漏。
“名存实亡”、“孪生”地名将成普查重点
“仅市区就有4座凌公塘桥,到底哪座才是正宗的?”面对农翔路、景怡路、新气象路、花园路上出现的“四胞胎”桥,不要说外地来的新居民,就是很多嘉兴本地人都会搞糊涂。
翻开1929年的《嘉兴新志》图集,可以依稀看到嘉兴的前世:孩儿桥、菩萨桥、香花桥、馄饨街、河东街。但随着城市改建,现在这些地名已经消失了。而为塘汇老街上的老人们所熟悉的殳家弄、朝阳弄、水曲弄等地名,虽然还在嘉兴地名办的花名册里,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
“城市变化太快了!”市地名办工程师感叹。这几年嘉兴城市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目前,嘉兴中心城区的面积为150平方公里,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心城区面积仅是目前的六十分之一,现在的市区无论是面积还是面貌,和当初已不能同日而语。特别是随着“两分两换”和“两新”工程的推进,不少行政村撤并为农村新社区,一些老地名也随着土地的平整而失去了指位作用。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地名重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项比人口普查更浩瀚的工程
春晓源小区是什么时候建的?具体的标准、发音是怎么样的?详细方位又在哪里?居民人数有多少?是否有历史沿革……地名普查员的普查,颇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记者翻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手册,发现本次普查内容包含了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建筑物、单位、交通运输设施等12个大类,细化可分为牧、渔场,村委会、居委会、社区,公路、道路、汽车站、停车场,河流、湖泊等68个小类,细得甚至连亭、台、碑、塔、寺庙都不放过。
蒋海莹表示,本次地名普查包括嘉兴市域所有县(市、区),在去年平湖市试点的基础上,将于2012年12月结束。普查期间不仅要查清全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基本情况,全面补充、更新和完善已有地名信息,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问题,将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规范标准的地名标志,建立地名数据库,预计全市产生的地名信息将有六七万条。
不仅对嘉兴的经济社会发展,对老百姓而言,这次地名普查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据介绍,对普查中采集到的地名数据,市相关部门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其广泛用于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方便群众查询、指向,真正让地名服务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