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嘉兴市第三次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对外公布:2010年,我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5.88%,高于全省的5.6%,也高于全国的3.27%,与2007年相比较提高了2.4%。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如果说科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引擎,那么公众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
现实语境中,我们常会把一个城市的科技水平简单停留在科技的层面,容易把科技和公众科学素养混为一谈。比方说,到城市里,我们看到运用某种技术能将一池污水转换成一泓清泉,就会不由得赞叹这城市的科技真强。而实际上,这只能代表城市科技水平的一个方面。如果把科技比喻成大树,那么公众的科学素养则是大树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土壤,即便科技再发达,离开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它也是难以持续、缺乏创新的后劲。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科技是其发展离不开的车,而公众的科学素养则是绕不开的路。科技水平的高低,并不代表着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两者有紧密联系,却不是天然地同步。从调查结果看,伴随我市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态度在转变。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当中,在面对一些明显有违科学的事情时,还是有许多人没有任何质疑地去相信,去追捧和盲从。所以说,我们在关注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
提起公众的科学素养,很容易被简单地理解成公众的科学知识。其实不然。即便是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光速比声速快”等一些科学常识,也只能说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不能代表其已经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层面,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对于一般市民而言,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显然是重要的,而掌握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因为与科学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主动性的要求会更多一些。作为一种素质,公众科学素养是城市软实力的构成部分。
当一个城市中的公众具备了学习、理解、表达、参与和决策科学事务的能力,科技发展就像插上了翅膀。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下,这将会是怎样一座美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