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在与广大网友网聊时指出,计划在今后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应当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主,再加上棚户区改造,不要走偏方向。届时,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将达到20%,将有力缓解住房问题的压力。
3600万套保障房,温总理在网聊时披露的这个数据备受瞩目,这不仅因为3600万套保障房与改善民生紧密相联,而且因为如此大规模的保障房供应量,将对中国楼市产生深远影响。
据报道,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以此来计算,“十二五”保障房建设规模将比“十一五”多出2100万套。
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量,不仅是在偿还过去的欠账,也体现了政府责任担当。我认为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释放了多条信息:
其一,意味着中国楼市真正迈入了“双轨”时代。商品房长期主导市场的时代或将终结,保障房与商品房真正要平分天下了。这说明楼市监管者已经重新找到了方向,中国楼市将真正实现“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
其二,表明今年是保障房建设的关键年。“十二五”保障房建设总量为3600万套,今年就安排了1000万套,无疑,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要为此后几年开个好头。
其三,暗示经济适用房或将逐渐淡出市场。温总理特别提到,保障性住房应当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主,没有提到经济适用房,这或许意味着久遭诟病的经济适用房即使不被直接取消,数量上也会逐渐减少。
其四,表明《住房保障法》将会加速出台。尽管目前我们有廉租房、公租房等管理办法,但缺少一部权威法律。舆论对《住房保障法》呼吁已久,据说已在酝酿之中。我以为,3600万套保障房将会督促《住房保障法》加速出台,否则,保障房的建设、分配、管理等问题缺少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