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只有四分之一企业每年加薪 “用工荒”背后的嘉兴企业激励机制之殇

2011年1月31日 08:29 [ ] [打印]

   随着春节的临近,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都怀揣着和家人团聚的喜悦,踏上了返乡的归途。相比他们的喜悦,嘉兴不少企业老总的心情就有些复杂了,过完年这些返乡的劳动力“大军”会有多少“洄游”,很多老总心里并没有底。“最悲剧的事情莫过于订单排满却没有工人来做。”一名企业主告诉记者。

  据海宁市劳动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缺工50人以上单位有79家,用工缺口达12034人。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用工荒”,如何留人留心,正成为企业主们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出现‘用工荒’现象,除了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等因素外,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吸引工人、留住工人,也非常关键。”海宁市民营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该协会对300家民营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有一半的企业没有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每年加薪,三分之二的企业不能按国家规定休假。员工激励机制的缺失,也是加剧“用工荒”的原因之一。

  四成多的企业不能保证

  每月按时发放工资

  昨天下午,记者在嘉兴火车站随机采访了几名准备回家的外来务工者。来自江西新余的黄师傅,外出打工已经8年了,目前在平湖的一家箱包厂工作,他表示:“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主要是待遇还算不错,除了基本工资外,厂里会根据员工每个月的表现,给予100到200元的奖金,年前公司吃年夜饭,还发了600元的红包,我过完年就会回来上班。”

  来自重庆的老丁则表示年后不愿再回原来的厂了。“待遇太低,工资只有1000元一个月,如果工资能够提高,我会留下来。”他说。

  他们的话也反映出了大多数外出务工者的心声。调查显示,在企业采用哪些方式留住员工的问题上,六成企业选择提高福利待遇,四成选择加薪,只有2.6%的企业选择晋升。但是,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每年加薪,每两年加一次薪的占4.9%;每三年加一次薪的占1.9%。而在工资发放上,只有56.8%的企业每月按时发放,27.4%的企业推迟一个月发放,7.9%的企业推迟两个月发放。

  多年来,在执行员工劳动福利待遇政策方面,一直是民营企业的薄弱环节,目前的状况是否有所改进?调查表明,在福利政策上,86.8%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给予员工节日礼品,另外,还有少数企业给予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的福利待遇。在员工患病或家庭生活困难上,60.2%的企业给予经济补助,56.8%的企业前往探望,18.8%的企业报销全部或部分治疗费。但是,对于员工的休假,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按国家规定休假,每月休假一至两天的占42.5%,休假三至四天只有占10.2%。

  建立多元化的员工激励体制是留人之道

  调查显示,除薪酬和福利,给予员工学习、深造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多元化的体现。调查显示,18.8%的企业建立了图书室,12.1%的企业有体育活动设施,11.28%的企业在员工宿舍安装电视。另外,九成多的企业会出资让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或自行组织培训,还有1.9%的企业经常输送员工到大专院校深造。

  就在众多企业感叹“招工难”时,平湖独山港镇的天利服装有限公司老板马卫良却一点也不担心。就在最近,不断有外地员工到该公司询问用工情况,希望明年来上班。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马卫良打算明年将企业规模扩大一倍。“企业每月结清工资,过年时不拖欠一分钱,而且福利好,每年根据不同的工龄有不同的旅游,老板和我们就像朋友,在这里很舒心。”来自安徽的马后勤一家六口都在“天利”工作,他已经在这里工作7年了。

  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打好“亲情牌”,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每年春节临近,嘉兴万源时装有限公司办公室就成立“春运办”,帮员工买火车票,包车送员工回家,忙得不亦乐乎。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连续8年采用包车的形式送外地员工回家,这一形式也留住了人、稳定了心、壮大了队伍。这种理念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据善通公司介绍,今年共有13家企业与该公司达成春运包车协议,主要发往安徽、河南、江苏等地,总计发送32个车次,运送人数有1500多人。

  相关人士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招工难”,企业仅仅靠加薪是不够的,还应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出一套较完整的短、中、长期激励体系,在加薪、提升、福利、深造等几个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做到明确公开,让全体员工看到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达到哪一个层次,获得哪一种待遇,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方 霞 实习生 周加宁 通讯员 岑建平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嘉兴秀洲中小学生“我们的节日•春节”生活丰富多彩
·嘉兴市科技馆春节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
·投资项目多而大 去年嘉兴引进台资首次跃居全省首位
·去年我市有9200亩土地被“唤醒”让“小”土地发挥出“大”效益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