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市民卡“漫游”全市 洗车加油也可“刷”

2011年1月26日 08:38

  去年年底,我市异地就医“一卡通”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一张市民卡或医保卡“漫游”全市,凡参加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市域范围内跨统筹地看病,刷市民卡或医保卡即可实时结报。全市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投入使用刚满一个月,运行情况怎么样?参保用户遇到了哪些常见问题呢?

  市民卡

  再添特约商户

  随着市民卡的批量发放,越来越多的市民已经体会到了其“一卡多能”的便利和神奇,不仅可以在医院看病,在图书馆借书,还可以在江南、戴梦得商场购物,在天天农展会买绿色农产品,去会所健身,上茶楼品茗……如今市民卡的商用领域再度拓展。最近,市民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车美家、车饰家和卓越汽车服务有限公司3家市民卡特约商户安装了POS机,用户去洗车、为爱车做美容、买车饰均可享受会员待遇。

  从昨天起,市区7家中石油加油站也开始陆续安装市民卡POS机,广大有车一族也可以体验刷卡加油的便利与快捷了。

  异地就医费用

  近76万元

  从市社保局对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平台运行的监测情况来看,异地就医“一卡通”系统运行较为稳定,已有不少医保参保人员通过刷市民卡或医保卡异地就诊。据统计,截至1月20日,我市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处理的结算业务总量已经达到1758笔,涉及金额近76万元,结算成功率为92.3%。

  个别医保参保人跨县(市)使用市民卡或医保卡求医问诊时,碰到了无法正常交易的问题。据市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最常见的问题有这样几类:县(市)参保人的医保卡没有升级;市本级参保人持医保卡去五县(市)的定点医院就医,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中不够熟练等。

  市社保局提醒各县(市)持医保卡的参保人员首次异地就医时,需事先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医保卡写卡升级手续;市本级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持市民卡即可直接刷卡结报医疗费用,原医保卡不具备异地就医功能,如果尚未领取市民卡而又有异地就医的需求,请尽快通过单位经办人换取市民卡,市民卡一旦启用,原医保卡功能自动终止。

  我市现有12家异地就医试点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会为异地就医的参保人提供明细和发票,参保人如果还需要结算单,需到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领取。

  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异地就医“一卡通”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敬请参保人员谅解,如有疑问,可以拨打967225社保服务热线咨询。

  自谋职业者

  领市民卡要注意啥

  半个月前,嘉兴市民卡服务中心通过市邮政函件局将参加医保的市本级5万多名自谋职业者(个体劳动者)的市民卡配送到了各社区和村。目前,大部分人已经领到了市民卡,“晋升”市民卡一族,实现了刷卡就医。在发放过程中有个别人员没有及时领到自己的市民卡,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的人是找错了地方,应该到自己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去领。”市民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也有可能是邮局在分发过程中出了错,一旦发现,社区之间马上会协调找回。”有的参保人既没领到市民卡,勘误表上也没自己的信息,遇到这种情况的基本是新参保用户,不过也不用急,只要携带有效证件到市民卡服务中心办理申领手续即可,而户籍不在嘉兴的新居民参保用户可以直接到市民卡服务中心来领取。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俞晓燕 通讯员 冉洪涛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近千人分享“温暖2011”慈善年夜饭
·望鹤苑小区新推录音喇叭夜夜“叮嘱”
·嘉兴:把环保信访难点放进“阳光房”
·“如果有可能,希望能回家乡再次演出”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