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2011 > 2011秀洲两会 > 重要精神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加快构筑“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实施意见

2011年1月13日 16:17

  (二)构筑南部空港物流平台

  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依托空港物流平台,整合全区供应链资源,基本建立立体化的现代物流网络,形成以现代物流园和空港物流保税区为主的物流区、毗邻机场的商务商贸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区和综合配套生活区。2015年,南部空港物流平台总投入50亿元,临空经济圈初步形成。

  1、提升物流产业

  (1)加快建设嘉兴现代物流园。完成规划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浙江(嘉兴)物流科技创业园建设,推进第三方物流集聚区建设。打造原材料分拨中心,搭建毛衫物流信息化平台。到2015年,嘉兴现代物流园完成功能配套投入20亿元,物流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投入营运。

  (2)加快形成物流产业体系。培育现代物流及其相关产业,打造具有特色的物流产业体系。集聚快递业、物流加工业、物流信息业、物流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引进物流企业总部,打造长三角物流企业总部商务区。健全嘉兴毛衫城专业市场功能,规范、提升毛衫城打包、仓储、零担快运业务。到2015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达15亿元以上。

  2、培育临空产业

  (1)发展航空物流业。规划建设航空物流中转站、航空货站和速递中心,实现航空物流与现代物流园的陆路物流、水路物流有机衔接。积极争取设立保税区,打造服务全省、辐射长三角的航空保税物流中心。到2015年,航空物流业总投资达10亿元,入驻空港物流园区的物流及相关企业10家以上。

  (2)发展航空维修和临空先进制造业。整体性布局洪合、王店以及秀洲新区部分区域,与中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加快维修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维修机库、航空维修中心、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积极发展临空先进制造业,优先选定飞机内饰、LED照明等发展方向,把航空系统和设备制造、动力装置制造作为中远期目标。到2015年,航空维修和临空先进制造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

  3、发挥空港物流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

  (1)整合空港物流平台资源。结合现代物流产业和临空产业,建设空港物流新城。依托水陆空立体式综合交通优势,合理布局码头、陆路口岸、航空中转枢扭,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现代物流产业网络。发展物联网技术,推进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拓展物流产业内容,推动物流产业向供应链服务转变。到2015年,空港物流新城布局基本完成。

  (2)拓展空港物流平台功能。打造秀洲区转型提升的新引擎,为小家电、毛衫等传统产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带动洪合、王店以及秀洲新区部分区域发展,建设商务商贸区、综合配套生活区。强化城港联动,与中部创新平台、北部湿地平台以及周边区域相互呼应,有效衔接休闲旅游、娱乐购物等产业资源,逐步实现临空物流、临空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协同发展。到2015年,基本建立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完善、商贸服务高档的空港服务业集聚区。

  (三)构筑北部湿地生态平台

  依托秀洲北部丰富湿地资源,以“立足长远、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为原则,以发展旅游、休闲、运动、高档商住、湿地农业等业态为主要内容,打造国家级生态湿地保护区。到2015年,北部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质明显提高,生态经济实现产值10亿元,生态文化繁荣发展。

  1、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1)加强污染控制。规范引导纺织产业转型提升,努力减少工业污染,限批北部生态湿地内的新增污染源建设项目。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整治湿地保护区水系,做好对上游客水的控制和周边生活污水的治理。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达标率和废水、废气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均达100%。

  (2)推进环境改造。加快北部湿地区域“两新”工程建设,充分体现江南人家的观光性。综合清淤造岛工程、水源保护工程和河道保洁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抓好防洪工程建设,采用自然生态式驳岸形式以防止水土流失。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绿地建设。到2015年,北部湿地区农户搬迁集聚率达30%,整治河道150公里,林木覆盖率达10%,完成北部湿地区域的初步改造。

  (3)加快生态修复。大力推行高效、低碳、循环的生态环境修复方式,因地制宜建立北部湿地生态循环种植区。积极推进以水生物种恢复、湿地地貌还原等为主的北部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建设,突出生态群落分布搭配的合理性,体现水域的原生性、生物多样性。到2015年,力争水生动植物物种不断丰富,基本恢复原有生态系统。

  2、开发湿地生态经济

  (1)大力发展湿地农业。优化发展水产养殖业,体现水产生态性。创新湿地农作制度,转变湿地农业生产方式,开发具有较高经济和观赏价值的湿地经济作物,探索种养管结合等生产模式,提高农耕湿地效益。拓展湿地生态农业功能,加强水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与水产专业市场建设。强化水产业的旅游观光性,构建水生植物观赏、村落观光等观光旅游带。到2015年,以构建“二区”、“二带”为载体,建设北部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区11万亩,现代渔业观光示范区2.5万亩,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渔业带0.5万亩,外荡洁水渔业带2万亩。

  (2)逐步发展湿地休闲旅游业。围绕创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依托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渔俗文化,构成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依托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资源,构成运河观光与古镇文化旅游特色景观。依托丰富的河荡资源,探索开发水上运动、水乡度假和康复疗养等休闲旅游业。到2015年,力争北部湿地保护区初具雏形。

  (3)适度发展湿地商贸服务业。结合旅游产业,包装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和农民画,打造秀洲旅游购物的品牌。以东方路为轴,努力发展水陆交错型商贸带,引入商业会馆、星级酒店、房地产项目等高档次商贸综合体,形成宜居、宜游的生活商贸集聚区。到2015年,按照“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稳步开发北部湿地商贸服务业。

  3、发展湿地生态文化

  (1)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企业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经营模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突出抓好生态道德教育,培育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和情操。到2015年,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率达100%,力争保护环境之举深入人心,绿色强区之路深入人心,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2)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积极创建一批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生态乡村和生态保护区,重点保护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群落。积极创作一批生态作品,依托基层生态文化阵地,深化农民画画乡建设。到2015年,力争形成一定规模的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作品不断涌现。

  (3)挖掘生态文化底蕴。保护原有生态文化,加强水乡历史文化研究,继承古镇遗产,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提高生态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水平。到2015年,力争树立有影响力的湿地文化品牌,形成“以文化育产业,以产业兴文化”良性局面,以生态文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快构筑“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以人为本、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作为推进“两新”工程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大平台建设将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大平台的规划、政策、项目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各平台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由区领导牵头,区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与,负责具体推进工作。

  (二)完善扶持政策

  按照大平台建设的需要,抓紧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完善和细化,加快形成有利于大平台建设、大产业培育、大项目引进和大企业壮大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向大平台集聚,向秀洲集聚。

  (三)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整体规划、分区推进、合力共建、利益分享、封闭运作的建设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落实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确保大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四)营造良好氛围

  把握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区上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积极性,提振发展信心,努力构建开放宽容的人文环境,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

  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员会办公室

  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月10日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相关稿件
·“三援”干部家属有了“互动平台” 家属联谊活动将定期举行
·搭建平台 嘉兴市举行高层次人才联谊会
·强化现场 深化主题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秀洲新闻网直播两会
·秀洲成立“纳税人之家”搭建方互动交流平台 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