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区农经局:党员干部创先争优 千家万户送技术 千方百计解难题

2010年12月9日 07:08

    “倪老师,你看,这地蒲长得真好。”昨天一大早,看见大棚内一个个绿油油、大小均匀的地蒲,王店镇聚宝湾设施蔬菜基地负责人沈四观不禁喜上眉梢。

  “这段时间温差变化大,一定要注意通风保暖,还要注意预防虫害。”被沈四观称为倪老师的区农经局技术人员倪龙凤,一边仔细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一边叮嘱他。  

  “放心吧,你说的技术要点我都记着呢,耽误不了。”沈四观说道。今年5月,倪龙凤从区农经局下派到王店镇农技服务中心后,就常到沈四观的蔬菜基地来。在倪老师的指导下,今年沈四观种植的30亩秋地蒲每亩效益都在1万元以上。

  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为产业主体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这是秀洲区农经部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新塍镇信乐生态精品果业基地负责人林兴乐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基地的葡萄申报有机食品日前刚刚获批,农经部门下派的技术人员帮忙跑部门、准备材料,真是功不可没。”

  走进千家万户听民情、知民意;乐于千言万语讲政策、解民惑;不辞千辛万苦送服务、传技术;想尽千方百计解难题、谋发展。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秀洲区农经局各党员干部纷纷瞄准“四千”精神,比服务意识强、比服务态度好、比服务质量优、比群众满意度高、比服务成效明显,真真切切让农户得到了实惠。

  全区1.7万户农户蚕茧销售额达6400万元,比去年全年增收4200万元;晚稻亩产创历史新高,达570公斤,全区农户种植晚稻可增收4.3亿元,发展精品小水果,全区林果产业产值超过3亿元。这段时间,秀洲区不少农户盘点着一年的收成,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虽然今年的茧价大涨,但如果不是农技人员引导我们改良蚕种,也赚不到这么多钱。”王店镇庄安村养蚕大户徐传金告诉记者,今年仅12张春蚕他就卖了2万多元。

  事实上,带着要让全区农户增产增收的信念,早在今年年初,秀洲区9支“农经惠农服务队”就分片进村入户,了解农户的农作物生产、春耕备耕情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服务队”走访了130多个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积极为农户一年的生产布局出谋划策,并把各种惠农政策告之农户。这些贴心服务为秀洲农户送去了“及时雨”,不少农户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法宝。

  昨天下午,王江泾镇荷花村村民姚忠宝来到市区一家商场,打算过年前为家里再添置一些家电。“原来打算种水稻的,后来镇里的农技人员建议我改种水生蔬菜,我就试着种了一些,没想到还真‘灵光’。”姚忠宝高兴地说,今年他种植了160多亩的莲藕,每亩效益在3000元以上,比以前种水稻的效益翻了好几番。最让姚忠宝满意的是,在种植过程中,镇里的农技人员常常来进行指导,还教会了他在莲藕塘里搞泥鳅套养。

  多种模式发展湿地农业,让秀洲北部水患变水利;创新苗木抵押贷款,努力破解农户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区农经局局长李荣伟表示,接下来,区农经部门还将积极破解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全力推进秀洲农业转型升级,力争使农户腰包鼓一点再鼓一点。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赵 丹 通讯员 黄健儿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构筑便民大平台传递为民新理念 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创先争优心中有民
·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 全面建立健全发展强、党建强“双强档案”
·“社区再小的事也是我们要全力做好的大事”—记群众贴心人唐金妹
·服务理念功能水平提升 浙江禾城农村合作银行“创先争优”出实效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